曾俩相积极探索机械代工
□吴朝烨 周锦辉
“财富来自社会,理应回报社会。”这是同鑫陶瓷有限公司董事长曾俩相十分认同的一句话,他从陶瓷小作坊的工人做起,带领五兄弟脚踏实地、同心协力,经过十几年的打拼,发展到现在已是一家投资上亿元公司的董事长。多年来,他慷慨解囊,积极参与各项公益活动,日前,他的公司捐款50万元给县教育发展基金,为家乡的教育事业尽一份心力。
协力打拼 发展陶瓷企业
曾俩相,出生于浔中镇凤洋村,从小跟随母亲在良太瓷厂做帮手,受陶瓷文化的熏陶,对陶瓷有一种特殊的理解。初中毕业后,他就在良太瓷厂当学徒,不久又到第六瓷厂工作。后来,在改革浪潮中,曾俩相不甘落后,敢为人先,利用多年积累的经验在家乡开办陶瓷色釉小作坊。
90年代末,由于受金融风暴影响,加上意识到未来发展趋势,曾俩相选择了“抱团发展”,于是五兄弟通过协商,把各自的小作坊合并起来,注册名为“福建省德化汇远陶瓷有限公司”,曾俩相为法人代表,开始带领五兄弟创业路程。
2012年,新成立福建省德化同鑫陶瓷有限公司,由曾俩相担任董事长,该公司成为拥有标准化、智能化、自动化、花园式的规模性企业,纳税逐年增加,2017年两家公司总纳税达400万元。
在成功面前,曾俩相没有停止其前进的脚步。2016年,曾俩相又改变过去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通过实行6S(整理、整洁、清扫、清洁、素养、安全)管理模式训练,打造了一支精明强干的管理队伍及创新思维理念超前、技术一流的产品研发团队,并取得相应成效。
“我们公司将以‘合作共赢,诚信第一,管理规范,优质高效’为服务宗旨,打造中国陶瓷品牌,丰富家居时尚文化,提高大众生活品味,为大家带来更多、更美好的色彩空间。”曾俩相说。
目前公司创新产品已分别在国内外申请版权、专利,现有版权作品200多件、专利21项,并取得了国家工信部授予“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认证”、福建省科学技术厅授予“科技型企业”、泉州国税局授予“纳税信用A级纳税人”等荣誉。
积极探索 机械代工之路
在同鑫陶瓷正在运行的4条生产线上,记者仅看到6名工人在工作。在机头部位,一个工人同时管理两台机器运作,机尾仅需一个工人捡坯。而这,便是曾俩相一直积极探索的机械代工。
“我投资了一千多万在机械代工上,用于代替那些脏、累的岗位,减少了人工,让工人更加轻松,以前要二十个人才能做的产品线,现在三个人就能运转,而且在保持产量的基础上大大提升了质量。”曾俩相说,一条生产线如果一天24小时开工,可生产花盆近2万个。“安装一条自动滚压成型生产线大约要55天,安装后工人上班比较轻松,工作环境比较舒适,且自动生产线不占空间,制作出来的陶瓷坯质量也有所提高,工作效率是以前的4倍,还减少了40%的人工。”
“现在我们所需要的人才在受教育程度方面有更高的要求,倾向于更专业、更有技术性的,能够熟悉电脑和操作设备的人。”虽然要求高了,但机械代工带来的好处可不少,既能有效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产量,又能改善劳动条件,降低劳动强度,缩短劳动时间,同时还可以节约能源,降低生产成本,可谓一举多得。
曾俩相告诉记者,现在比较缺乏的是设计方面的人才,作为陶瓷企业,像工艺美院和职校对企业培养输送人才方面是有很大帮助的,他觉得学校和企业可以加深互动,企业可以为学生们提供一些参观交流以及实践学习的机会,让他们和一线员工交流心得,也有机会让他们一展所学,在实践中成长,这是很有必要的。
重视人才 回馈家乡教育
取得一定成就的曾俩相,仍保持本色,不骄不躁,生活简朴而乐于奉献。虽然每年都投入大量的资金扩大企业规模,提高企业的档次规格,但他热心公益事业的热情不减。多年来,企业积极捐资助残、助学、扶贫和老年人等公益事业,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发展企业、回馈社会。
“教育是民生的头等大事。”曾俩相深知文化和知识的重要性,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希望能够为德化的教育事业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此次他的公司便为县教育发展基金捐资50万元。
“这次看到县里发起的倡议书,我深有感触,其实我们能够为教育出一份力,更应该感谢的是我们同鑫的全体员工,正是因为他们的共同努力,为企业创造了良好的效益,我们才有能力来做慈善,他们才是最大的功臣。”曾俩相告诉记者,他希望德化教育在师资力量和办学条件上齐头并进,教学设备能够相应地匹配齐全,对于优秀的教师,能多些激励措施,营造一股浓厚的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也希望多一些吸引人才的措施,能更多地把培养出来的优秀人才留在德化。
对于接下来的打算,曾俩相表示,他将加强企业管理,大力推行机械代工、标准化生产,打响企业品牌,进一步壮大企业规模,更好地服务社会,履行好企业家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