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2017年,对于一直坚守在发泡陶瓷隔墙板产销领域的企业来说,意义非凡。曾长时间积压的库存,在2017年被快速清空,更是一度陷入脱销状态。据记者了解,目前部分发泡陶瓷隔墙板生产企业的排产已经安排至2018年年底。
业内人士认为,发泡陶瓷隔墙板凭借轻便+高强度+零吸水率+防火+隔音等优势,已经成为装配式建筑首选的健康节能环保材料。
显然,过去一年,发泡陶瓷展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但你真的了解它吗?发泡陶瓷和普通瓷砖有何区别?其优越性能具体展现在哪些方面?曾面临哪些困境,真正的市场在哪里?一起来看看这篇文章~
从零到600%的增长
截至目前,全国范围内约有20家企业在生产发泡陶瓷,其中绝大部分以生产保温材料为主,仅有广西碳歌环保新材料与超超新材、沈阳利盟高科与广东金意绿能等企业专注发泡隔墙板的生产。在20家企业当中,仅有金意绿能等少数几家企业在2017加入发泡陶瓷生产阵营。
据介绍,中国对发泡陶瓷的技术研究始于上世纪90年代,随后十余年一直处于试验阶段,直至2000年前后,“发泡陶瓷”被工业化量产,但是当时的生产原材料主要是玻璃固废,严格意义上,不能称之为发泡陶瓷。后来,煤矸石、粉煤灰等成为发泡陶瓷生产的原材料,当时市场定位不清晰,发泡陶瓷产销企业往低密度、低强度的小块保温材料方向发展了。
而2010年以后,江苏一方科技、广西碳歌环保新材料与超超新材、沈阳利盟高科等企业再将发泡陶瓷工业化生产往前推进。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发泡陶瓷可以细分为保温材料与隔墙板两大版块。其中,2012年后碳歌一直在发泡隔墙板领域探索,并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2017年,碳歌整体的销售业绩同比增长了600%。”广西碳歌环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营销总经理林诚告诉记者,积压的库存在2017年被清空了,而且此后一直处于供应不足的状态。
虽然碳歌2017年的销售增长喜人,但据记者了解,碳歌此前曾深陷“零”销售的窘境。在2013年8月投产后一年多时间里,碳歌生产的发泡保温材料在当时的市场接受度低,销售渠道扩展比较难,直至2014年底,碳歌基于市场需求并结合专家意见,将发泡陶瓷的强度增大,做成发泡隔墙板。
碳歌销售拐点出现在2016年。经过一年的试验论证,万科成为碳歌第一个战略合作地产商,当时深圳万科正顺广场率先选用了全新的产品——发泡陶瓷隔墙板,为碳歌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边是市场逐步被打开,一边是发泡陶瓷隔墙板的生产设备与工艺也在不断升级。广东摩德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李展华介绍,在近几年的发泡陶瓷发展的过程中,无论是生产设备还是生产工艺,都在稳步向前发展,“碳歌、超超等企业在工业化生产的过程中,不断探索与提高发泡陶瓷的生产工艺,仅从目前的概况来看,单线的投入产出比已经提升3倍”。
产品是好产品
上至国家科研机构——中国建筑材料工业规划研究院、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等,下至产销企业,无一质疑发泡陶瓷隔墙板的优越性能。一言以蔽之,发泡陶瓷隔墙板不仅生产环节、应用层面是绿色环保的,而且其还拥有优越的物理性能。
佛山金意绿能新材科技有限公司营销中心总监陈林表示,发泡陶瓷隔墙板选用的原材料包括陶瓷固废、残次品、尾矿、河道淤泥等,而金意绿能生产发泡陶瓷隔墙板主要选用陶瓷固废,包括原料废渣,成型工段生产的泥渣、废坯,废釉料,废砖,抛光废渣等等,其可以有效治理陶瓷固废,洁净环境。
李展华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日产量为200立方米为例,其一天可消耗100吨左右的工业废渣,以一年300天的生产周期来看,一年便可消耗3万吨。
从建筑节能方面来看,发泡陶瓷隔墙板保温性能优越,对国家建筑节能有很大的贡献。
另外,经过高温烧制,与传统的水泥砖墙、混凝土预制或现浇板、钢筋等材料相比,发泡陶瓷隔墙体物理性能更稳定。
发泡陶瓷隔墙能很好的解决强度不够、吸水、渗水以及热涨冷缩的缺陷。总的来说,与传统的水泥砖墙、钢筋水泥、混凝土等建筑材料相比,发泡陶瓷轻便+高强度+零吸水率+耐候+防火+隔音等优势。
这些优势在高层建筑上更突出。高层建筑一般用框架结构,墙体一般都是维护墙,主要起内外分隔、室内空间划分、隔声等作用,发泡陶瓷隔墙板凭借自身的优势,非常吻合高层建筑的使用需求。
加之,发泡陶瓷隔墙板规格更大,表面更平整,因此其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除了大大提升施工效率以外,发泡陶瓷隔墙板还极大的减轻了楼体的承重。
市场在哪?
发泡陶瓷隔墙板是好产品,但是市场在哪?林诚告诉记者,其是2015年到碳歌担任营销总经理的,当时的他也纳闷,“发泡陶瓷是好产品,但是该怎么卖,卖给谁,市场在哪!”
自2013年正式推出发泡陶瓷保温材料后,随后两年多的时间,碳歌的发泡陶瓷都面临尬尴的局面,采购商与消费者对该产品非常不理解。毫不夸张地说,刚推出发泡陶瓷保温材料的一年时间内,销售渠道极难扩展。
但是,随着国家政策的推动以及消费观念的转变,发泡陶瓷保温材料、发泡陶瓷隔墙板的市场逐步被打开,尤其是在2017年迎来相对爆发式增长。
“发泡陶瓷隔墙板作为装配式建筑的核心部品部件,将迎来新的市场发展机遇。经过四年多的努力,2017年碳歌取得了较好的市场业绩,并逐步被主流市场认可,尤其是被万科、碧桂园、广州地铁、万达等建筑墙体系统的全面使用,发展态势非常良好。”林诚如是说道。
此前,发泡陶瓷隔墙板一直处于市场培育期。在此过程中,碳歌、超超等企业都一直在推广这一全新的产品——发泡陶瓷隔墙板,约在四年前,许多人对发泡陶瓷不理解,甚至认为这一产品是“傻瓜产品”。
纵观发泡陶瓷隔墙板近四年的发展,一直让其裹足难前的因素是,建筑材料与装饰材料有着本质的区别。作为装饰材料,瓷砖的铺贴与应用关注的是美观度,但是建筑材料最核心、最本质的却是安全性。
在没有国家标准、没有行业标准的指导下,且没有经过广泛的市场验证的发泡陶瓷隔墙板,不知道如何取信项目方与施工方。并且国家对建筑安全建设发布了很多的相关政策,只要触犯当中任何一个条例,都会为产销企业、使用方带来很大的“麻烦”。
除此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发泡陶瓷隔墙板是在抢占水泥、钢筋、混凝土等的市场。相对而言,发泡陶瓷隔墙板并不具备价格竞争优势。但是值得一提到的是,发泡陶瓷隔墙板的综合成本更具优势,因为其可以免去很多传统材料需要的建设工序,效率高且工期短。
因此,陈林认为,发泡陶瓷隔墙板市场前景非常广阔。尤其是国家现在提倡建设百年建筑的大背景下,百年建筑需要百年建材来配合,而发泡陶瓷隔墙板就是当前的首选产品之一。一旦发泡陶瓷隔墙板被部分大型房地产商所接纳,其就可以在市场上快速铺开。
产销困境如何突破?
“一旦发泡陶瓷隔墙板的市场被全面打开,目前的产能及产量是无法满足供应的”。陈林说道,除产能以外,设备、工艺与市场等方面也有诸多可以提供的空间。
现阶段,发泡陶瓷隔墙板的烧制时间约为20个小时,相比瓷砖1~2小时的烧制时间,其能耗非常高。而且为了使发泡陶瓷隔墙板的强度达到要求,烧制的温度须稳定在1160℃左右。如果以天然气作为能源,那么发泡陶瓷隔墙板的能耗成本将占总直接成本50%的份额。
“将近20个小时的烧成周期能否缩短,降低能耗的同时提高产量?未来能否完善干法制粉,让生产更环保?”李展华说,这些都是未来生产设备与生产工艺提升的方向。
除此以外,发泡陶瓷产销企业还需要系统推广产品、提升产品的市场接受度。无可否认,作为全新的产品,发泡陶瓷隔墙板跨界切入建筑材料领域,需要一套完整的产品与施工应用标准的指导。
据林诚介绍,自2015年起,碳歌就致力于推出一个安装施工标准,经过两年多时间的论证与探索。2017年11月,碳歌联合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CECS编制并实施发布了《发泡陶瓷保温板技术规程》,该标准包含发泡陶瓷保温板、墙板、一体板等发泡陶瓷产品标准。而联合中国建筑标准研究院编制的《碳歌发泡陶瓷保温隔墙条板》专项图集也顺利完成了。这两个标准的出台,推动发泡陶瓷隔墙板在建筑主体墙体系统的发展。
为了规范发泡陶瓷未来的发展,产品标准与施工标准需要进一步完善。陈林表示,2017年10月成立的金意绿能也期望为该行业尽一己之力,不仅承办了中国绿能新材高峰论坛,彼时广泛引起了陶瓷行业与发泡陶瓷行业的关注,而且还致力于推动发泡陶瓷隔墙板产品标准的制定,并规范其安装施工流程。
2018年阵营再扩大
从市场需求来说,发泡陶瓷隔墙板符合房地产发展的大趋势。
2016年9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同时要求提高绿色建材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比例。
前瞻产业研究院根据《“十三五”装配式建筑行动方案》中对“2020年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达15%以上”的要求测算,2020年我国装配式建筑面积有望超过80000万平方米,以每平方米2500元测算,市场规模将超过2万亿元,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4.7万亿元。目前,万科、碧桂园、绿地等大型房地产集团,也正投身到装配式建筑的市场争夺战中。
同时,为响应国家提倡循环经济、工业固废处理的政策,受访者一致认为,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发泡陶瓷隔墙板生产的行列。
据悉,除了碳歌、超超、金意绿能等生产企业外,2018年已有部分陶瓷企业敲定要技改发泡陶瓷隔墙板生产线,当然更多的企业处于观望、咨询了解的状态。
尤其是在瓷砖行业产能过剩、产品同质化等大背景下,陶瓷企业也在转型升级、寻找突破口,消化富余的产能。因此,有业内人士预测,2018年将是发泡陶瓷元年,蠢蠢欲动的企业将会行动起来,进入发泡陶瓷生产行列。
就目前情况而言,发泡陶瓷隔墙板是目前开拓相对成功的产品,此外其还拥有很多可延展性。例如,经过深加工其可以成为很好的艺术品,发泡陶瓷还可以石材复合、或通过雕刻做成罗马柱等装饰材料,拓宽发泡陶瓷的应用范围的同时,进一步打开发泡陶瓷的市场。
受访者认为,发泡陶瓷隔墙板将会在2020年迎来发展的小高峰。届时,无论是生产阵营还是市场份额,都会有很大突破。
采访/撰稿 | 陶瓷信息报资深记者陶鑫
文章来源《陶瓷信息》报第936期,对原文内容有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