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兴国家冲击、去产能加快、销售下行、节能减排日益趋严等一系列重大挑战面前,内忧外患的中国建陶产业将何去何从?
5月27日下午,在由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临沂市罗庄区人民政府、陶瓷信息报社联合主办的2018中国建陶产区大型巡回论坛暨第二届临沂(罗庄)陶瓷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上,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常务副会长缪斌对当前我国建陶行业发展现状进行了深度剖析。
产业背景
新兴国家崛起 中国加速去产能步伐
2017年,我国建陶产量在世界主要陶瓷生产国产量中占六成的份额,与三年前相比占比稍微下降,主要是我国近年来产量没有增长,但是新兴国家的产能在持续增加。
根据2017年全国瓷砖产能调查显示,全国陶瓷砖产能136.28亿平方米,比2014年的139.63亿平方米减少3.35亿平方,下降2.4%,临沂的产能也在减少。说明陶瓷行业在去产能、去库存方面取得明显进步。
生产厂家从1452家减少到2017年的1366家,值得注意的是,这1300多家企业中只有22家是有30多年历史的,这意味着我国绝大部分厂家沉淀时间都不足30年。
从各地产能的变化中可知,近几年陶瓷砖品种变化较大,抛釉砖和仿古砖增长速度加快,传统抛光砖下降幅度比较大,西瓦受新农村建设产能增长也很大。
在各地产能变化中,最大的是山东,大概去掉了三分之二的产能,其次是广东,而且目前广东肇庆正准备削减生产线,大概淘汰三分之二的产能,大概有10亿平方米的产能将被淘汰。
2017年全国建筑陶瓷产量101.46亿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15%。1402家规模以上建陶企业主营业务收入4163亿;利润265亿元;销售利润率为6.4%,比2016年减少0.1个百分点。出口陶瓷砖8.21亿平方米,同比下降23.6%;出口额44.26亿美元,减少20%。进口陶瓷砖61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5.7%;进口额1.26亿美元,增长42.2%。
根据统计,相比2016年有小幅度下降,规模以上企业销售力稍有下降。出口下降比较大,从2014年达到最高点之后,尤其是环保、能源、原材料、人工成本的上升,我国的低端产品出口竞争力大幅度下降。非常明显的是进口在经过十几年徘徊后,2017年增长幅度相对较大。
出口的下滑趋势是不可逆转的,而进口今后还会增加,尤其是政府对于“一带一路”和扩大进口的各项举措刺激,同时协会也向财政部提交了关于对于进口瓷砖和洁具产品降低关税的目录。
在2017年我国陶瓷砖流向世界各地的份额来看,我国瓷砖大部分流向发展中国家,这也是我国陶瓷砖遭遇多个国家反侵销调查的原因,我国的出口对发展中国家产业造成了一定冲击。
销售形势
销售遭遇滑铁卢
瓷砖几乎100%依赖于房地产,房地产投资现在基本上回归常态,尤其目前各大城市政府限购,去年上半年瓷砖销售形式不错,下半年开始回落。尤其在全国各地政府对房地产调控力度加大,大城市的限购趋严。
房地产有销售,瓷砖才有市场。目前房地产销售面积、投资增速都在下降,影响了瓷砖销售。去年上半年整个瓷砖销售不错,但是下半年开始回落。根据今年上半年协会对大部分瓷砖产区和企业的调查,今年的销售明显不如去年同期,各个产区和各个消费层级都显示出这种形态。
从2016年到2017年整个房产开发的投资增速下滑趋势可以预判,今年下半年房地产如果没有出台重大政策,销售还会持续这种走势,对瓷砖的需求也会不断下滑。为此,各企业要注意房地产市场形势的变化,为瓷砖销售做一个指导作用。
不仅受房地产发展形势影响,银行限贷也进一步影响了瓷砖销售。
根据最新数据,2018年第一季度全国建筑陶瓷产量19.7亿平方米,同比增长2.68%,相对去年稍有增长,但加上第四个月只增长了1.9%,也就是开始下降了。
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分析这一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很多地方政府采取限产措施,很多企业只要条件允许就加大马力生产,避免环保停产造成影响,到目前为止,很多企业销售并不比去年好,但是产量还在增长。
第一季度规模以上建陶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约700亿元,增长3.0%;利润38.3亿元,下降8.12%。企业亏损面19.7%,同比增长3.1%;亏损额增长25.17%。企业库存增长0.24%,负债额增长7.49%。
同时,第一季度出口延续去年下滑趋势,出口陶瓷砖1.6亿平方米,同比下降3.6%;出口额近9亿美元,减少1.9%。但进口却仍在增长,进口陶瓷砖12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5%;进口额3083万美元,增长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