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
碗模
加工瓷土的大石碾
大田县奇韬镇永德村,曾经是省内著名的日用瓷器产地,因之前地处洋地村内,人们习惯称其为“洋地瓷厂”。这个成立于2003年6月的崭新村落,总人口约500人,山场面积1.86平方公里。然而,小村的历史却极其悠久,县志记载:明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德化、永春等地的陶瓷手艺人,入住洋地,他们半工半农,建“山头窑”烧制瓷器销售,后改进为“阶梯窑”和“龙窑”,生产的金钟、大洋孟、三寸碟、酒瓶、寿字盏等30余种,工艺精良;民国38年,瓷器销往福州东城碗行,部分转销国外,年销量达20多万件……为了探究这里的陶瓷文化,笔者在二十年间三访其址。
瓷厂古事
“旧窑群建在山坡上,四周山林环抱,树木茂盛,溪水流过坡底,窑工们砍木头和取水做饭、做瓷,都非常便利……”2000年,我独身一人来到洋地,那时的瓷厂已经停产多时,几位老者领着我四处观看,介绍着之前的人和事。
他们说,这里的古窑分两种,龙窑容量小,造型也简陋,但阶梯窑非常壮观,许多单独的烧成室依山势抬升,串成一条整体,越靠近山顶的容纳越多。窑墙是用红砖砌筑的,半圆形的砖拱沿窑体纵向筑起,拱脚连接在窑与窑的隔墙上,每间放一门供操作者出入,一条窑一次性能够装下5万多件的半成品。
采土、水碓、淘洗、晾干、锤炼、成型、烘干、上釉、装烧、彩画、烤花……瓷器的烧成工序复杂,古人点着油灯钻洞挖矿,人工把瓷土从山里搬至工棚内晾干,经过一昼夜的连续水碓,舂成粉末挑到溪边淘洗,沉淀成泥浆后再用木桶装进山洞渗排晾干结成硬块,半个多月之后才被送进成型工场。若含的水分高了,要用淘汰的模型去吸收,然后搅拌捶打,掺进泥堆直至干湿度均匀方可接着使用。烧瓷的温度先由小渐大,接着从大至小,时间2至3天。
洋地瓷器的制造技术吸收了宋瓷的优点,白瓷胎致密,透光性好。其模具制作的原料用淘洗好的瓷土、红泥混合成,模心及表层用瓷土捏制,余下的纯红土塑制煅烧。拉坯的设备有手拉车和脚踢车两种,辘轳旋转后,工匠沾过水的手掌和刀具把泥坯拉出器型。青釉配制用石灰和谷壳一起煅烧,与最好的瓷土对半搅拌。经过这些精心制作后,手工彩绘上红花、蓝花、花鸟等等,它们与接壤的尤溪新阳碗厂、永安贡川下甘地作坊,曾经创造了三明境域陶瓷生产工艺的典范。
见证产业繁荣发展
旧时民窑的发展,得益于官方的鼓励。明朝中叶,政府对陶瓷生产实行“官搭民烧”管理制度,工匠的积极性增加,陶瓷生产空前繁荣,精细瓷器的烧造技术有了提高。一些入迁洋地的外来窑户自烧自售,资本较丰富的与有足够生产经验的人家,开始规模生产。
1951年,大田县政府接管了洋地村两家地主瓷窑,组织部分瓷农入股实行集体生产。到了1958年7月,政府再次把分散在村中的瓷匠们组织起来,成立了“大田县地方国营瓷厂”,所有职工给予居民待遇。瓷厂新建了成型车间,购置碗机车,以水车为动力带动碗机旋压成型,改变了过去靠脚踩辘轳车和手拉坯成型的旧式操作工艺。此后,瓷业在规模、技艺、质量和花色等方面发展迅速。
1959年瓷厂试制“英碗”出口,此后烧成车间45米长的龙窑建成投产,古阶梯窑淘汰。之后又新建了锯凿型车间、匣钵车间、彩花车间、电隧道窑和烤花炉等,洗土车间增加了球磨机和真空练泥机、螺旋搅拌机等设备,成型车间改用双头滚压机制坯,生产率得到提高。1978年,瓷厂生产日用瓷器311万件,出口瓷器250万件。
几经技改的洋地瓷厂,生产规模持续扩大。1981年,经省轻工厅陶瓷研究所设计,年产瓷器1000万件的冷煤气隧道窑兴建。1987年形成机械生产线,瓷厂成为全省十家重点瓷器出口厂之一,50余种产品销往欧、美、东南亚等地。瓷厂当年有职工580多人,企业办起了小学和中学,招收职工子弟及附近村镇的孩子来就读。
笔者日前再次到永德村实地调研,据同行的大田县政协副主席陈庆建回忆:“洋地瓷厂是县属拳头企业,技术力量雄厚,20世纪80年代省政府办公厅所用的水杯和日用瓷器,全部由洋地供应。”当时,他是县财政局派驻瓷厂蹲点的干部,多次参与企业建设,繁荣的景象至今难忘。
2000年,改制后的企业破产。2003年,瓷厂更名为“永德村”,取村民来自永春和德化的意思,居民全部转归为村民。现在,没有了产业和土地供养的村人,纷纷外出谋生,技术骨干大量流失,他们与当年的先祖一样,再次创业,把异乡当故乡。而住在村里的人已经不足90人了,基本是退休工人。现年54岁的村主任刘梨养比书记大一岁,他自我戏谑:“我们已经是留在村里最年轻的人了。”
“一都杨,二都到麻洋……”去年重返洋地瓷厂,我走了与十多年前不同的路线,沿着洋地村水泥新路下山,车行至半山腰处,前方现出一排砖房来。楼的大小高矮一致,木条屋檐托起瓦片一律斜向山口,雨水从破洞漏出,墙缝里长出了芦苇以及绿萝。粗石块铺成的巷道可以行车,许多残瓷堆满墙脚,阳光走下墙根红、绿、灰、白四色斑驳,把偌大的厂区拼装得古香古色。若不是经人提醒,我断然想不起这就是昔日的瓷厂。
我见到了正在村里生产强化瓷的刘梨明,他是刘氏家族的第11代孙,也曾经是国营瓷厂的厂长。企业改制下岗后,刘梨明也一度外出办厂,但他舍不得丢下老祖宗的基业和手艺,借了亲戚朋友的钱,最终还是回到村中重操旧业。产品出口欧美,却无奈负债累累。
村书记刘思谨向笔者转述:这个“一都”过去属尤溪县辖地,历史上居住过周、杨等姓先民,相传一都的杨姓居民达数千众,范围分布自洋地岬水口以下,至尤溪县管前镇的西西口。后来又有庄、陈、曾、刘、谢、胡、徐、林等姓的瓷工陆续迁入,其中刘姓肇基于1860年,人口最多的是彭姓,他们的祖籍均在永春县和德化县张坑等地。这群生活在被喻为“上府”大田“后路”文化圈里的“下府”瓷匠后人,因时因地风俗渐异,但始终保留着讲闽南话,民间信仰初一、十五拜土地公。村里的许多古老地名仍在沿用,如“羊仔路”“破箩口”……但遗憾的是,当我打开百度引擎搜索“洋地瓷厂”或者“永德村”时,词条里的基本信息都没能找全,就连奇韬镇的主页也见不到“陶瓷”字眼。
在村部一侧,白瓷土上种着青玉米,这是“旧村复垦”的产物,原来的几条阶梯窑被毁坏并且荡然无存。往前50米是尤溪县的碗厂村,碗厂村民来自德化,永德村人为永春籍的多。与洋地村交界处是海拔1160.8米的永仙峰,山上泉池边建筑“永仙寺”,供奉“清水祖师”,村民称“永仙祖师”。
同行者说,挖掘提升优秀传统文化,建设好基础设施,是吸引项目落地和造福于民的开端。在发展乡村经济的过程中,有些时候“无为而治”和不大拆大建,起到的效果未必就不好,比如把瓷厂与村庄的优秀农耕文化遗产切实保护好了,让文化里蕴含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发挥在凝聚人心、教化群众、淳化民风中,其作用离乡村振兴还会远吗?时间走远了就成了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