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一)
(图二)
小宋自造钧窑大香炉(图一)高42.7厘米、口径25.5厘米,元代,呼和浩特市白塔村窖藏出土,现藏于内蒙古博物院。
香炉直口,圆鼓腹,圜底上饰三兽足,口沿两侧各有一长方形直耳。颈部雕贴3个麒麟,其间为一方形题记,刻“己酉年九月十五小宋自造香炉一个”的楷书铭文(图二)。通体施天青色釉,因施釉较厚,以致烧制时纵横流于器表,形成天青釉面与土黄色露胎处的强烈对比,具有铜器的金属质感,由于积釉浓淡不一,色彩如水墨画般晕染开来,颇有水流凝滞之感,其基本釉色是各种浓淡不一的蓝色乳光釉,具有荧光一般优雅的蓝色光泽,色调之美,非语言所能表达。整体胎质层次分明,使人感到内容丰富、清新、明快,整体造型浑圆饱满,古朴典雅,浑厚凝重,充分体现出元代恢宏壮阔的气象以及中国古代能工巧匠的非凡技艺,是北方游牧文化与中原文化的完美结合。小宋自造香炉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器型最大、最完整、制作最精湛的钧窑香炉,堪称国之瑰宝。
1970年12月的一天,内蒙古大学历史系的学生们在呼和浩特市白塔村东南约500米处丰州城遗址参加生产劳动时,无意发现了两侧窖藏,窖藏为两个盖有铁釜的黑釉瓮。令人惊奇的是,两个大瓮中竟还藏着6件瓷器,分别是:香炉1件、镂空高座双螭手耳瓶1对、缠枝牡丹纹瓶1对、缠枝莲纺瓶1件。通过研究证实,这批瓷器属于元代窖藏,它们代表了元代瓷器制造业的最高水平,其中的这件小宋自造钧窑大香炉更是让人惊为天物。
钧窑是我国五大名窑之一。它始于唐盛于宋,起源于河南省禹州市附近。靖康之变因战乱停烧,金大定后恢复并进一步发展。金、元时期,除今河南很多窑场烧钧瓷外,邻近各省的一些窑场也都在仿烧,形成一个庞大的钧窑系。钧窑瓷器的基本特点是窑变成色,釉色为各种深浅不同的蓝色乳光釉。纯粹、匀净的釉色,给人以极大的艺术享受,于是有“雨过天青”的美名。小宋自造香炉以其浑然天成的釉变,成为传世钧窑瓷器中的佼佼者。香炉上刻的15字铭文,使得香炉更加弥足珍贵。钧窑瓷器在宋代就享有“黄金有价钧无价”“纵有家财万贯,不如钧瓷一片”的盛誉。此件造型精美的鼎式香炉,在元代钧窑产品中脱颖而出,成为元代钧窑产品的代表作,40多年,虽然随着中国田野考古发掘和水下考古事业的兴起,元代钧瓷出土较多,但尚无超越它的器物出现,当之无愧并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香炉上的铭文为“己酉年九月十五小宋自造香炉一个”,元代有两个乙酉年,一个是元定宗皇后海迷失称制时期,即公元1249年,另一个是元武宗至大二年,即公元1309年,专家普遍认为香炉产自1309年,因为1249年元朝尚未统一,战乱不断,而1309年元朝统一全国日久,社会相对稳定,经济得到恢复,包括瓷器制作业在内,手工制造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由此可以推断这件香炉应该是元代中期钧窑的产品。元代寺庙使用的多为小香炉,而这件钧窑香炉体积较大,极为罕见,此外,目前国内出土的瓷器刻有铭文的比较少,而这件钧窑香炉刻有明确的烧制时间及工匠姓氏,这种带款的器物更显其研究价值,铭文的“一个”,有别于元朝使用的繁体字,而是现在使用的简体字,这对简体字发展的研究极具价值,同时对研究钧窑在北方地区分布情况和元代瓷器贸易发展方面有着积极的意义。
此件香炉的出土地点丰州城始建于辽神册五年(920年),辽金元沿用,长达450年之久,当时呼和浩特一带大部分地区长期属丰州管辖,城内闻名于世的万部华严经塔(现俗称白塔)现在仍旧巍峨矗立,高约56米。元代初期,丰州城不仅仍然是一座繁华的城市,而且成为东西交通的枢纽,早在成吉思汗时期,长春真人丘处机到中亚大雪山谒见成吉思汗后东返,即经过丰州城停留,然后返回内地。元代初期名臣刘秉忠在《过丰州城》诗中,有“山边弥弥水西流,夹路离离禾黍稠。出塞入塞动千里,去年今年经两秋。晴空高显寺中塔,晓日平明城上楼。车马喧阗尘不到,吟鞭斜袅过丰州。”的诗句,描绘了丰州古城的繁盛。但是,元末无情的战火焚烧过后,这里曾经车水马龙的繁华景象从此消失了,真是“丰州城楼无踪影,旷野空余寺中塔。”
在丰州古城内出土的元代窖藏中,发现的6件较大的瓷器,应为古城西北的寺庙遗物,寺庙名称说法不一,或为宣教寺,或为大明寺,从遗址规模来看,该庙面积很大,有多层殿堂,是当时丰州城内重要的建筑群之一。由于元代战乱纷起,庙内僧人为了保护这批珍贵的佛前供器,匆忙之中将其埋藏在寺内地下窖藏中,上世纪的一次机缘才使得这批珍贵的文物重见天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