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界眼里,德化是中国三大瓷都之一。不同于其他窑场起起伏伏的传奇,它的往事显得那么平淡。柴窑延续着传统的生产方式,电窑上演新时代技艺的奇迹,彼此悟道。在外界眼里,德化是中国三大瓷都之一。不同于其他窑场起起伏伏的传奇,它的往事显得那么平淡。柴窑延续着传统的生产方式,电窑上演新时代技艺的奇迹,彼此悟道。
如果要为现今德化白瓷找一个关键词的话,那就是“批量化”。实际上,这些极其大众化的产品构成德化白瓷巨大的贸易网,内销和出口并驾齐驱。
泉州德化县的山,比福建别处都要高。从山里看不到山外,从山外,其实也难以窥探山里的一切。似乎,外面的喧嚣与它无关。
三十多年来,冯清芳都不为所动,只做了一件事——烧茶壶。当德化县城的人们忙着创造高昂的塑像艺术品时,他始终将所有深情投注到他的茶壶里。不过,今年他有些焦虑,窑厂的订单比去年往常少了好几成。
圆润的壶身,粗壮的壶把和壶嘴,在中国各地的茶楼、餐馆都能见到这种白色茶壶的影子。从明朝开始,做塑像的社会优越感早已弥漫整个德化,冯清芳也意识到这一点,可他还是固执地选择生产被大家轻视的日用器。就是这么不起眼的茶壶,却是真正从柴窑中浴火而生。
冯清芳的柴窑在三班镇和德化县城之间的蔡泾村。三班镇是德化瓷器的重要产地,洞上月记窑、洞岭窑、梅岭窑是宋元时代的窑址,氤氲出大开大阖的盛世气象。借着这个好彩头,冯清芳将自己的窑厂命名为“月记窑”。他说,在德化,与他一样做茶壶的人不少,分布在德化县城周边,但没有人比他烧得更久,更没有人用柴窑。
马可?波罗离开中国时,以泉州作为终结点。他走遍泉州大小县城,对群山环绕的德化格外注目。“他们从地下挖取一种泥土,将它垒成一个大堆,任凭风吹、雨打、日晒,从不翻动,历时三四十年。泥土经过这种处理,质地变得更加纯化精炼,适合制造上述各种器皿,然后抹上认为颜色合宜的釉,再将瓷器放入窑内或炉里烧制而成。因此,人们挖泥堆土,目的是替自已的儿孙贮备制造瓷器的材料而已,大量的瓷器是在城中出售,一个威尼斯银印能买到八个瓷杯。”短短三言两语,描绘了一个被瓷器包围的山城的生存状态。优质的瓷土和繁密的山林,奠定了德化成为瓷都的基础。
如今,这两个重要元素已经越来越薄弱,人们放弃了对草木的依赖,启用电窑。对德化人而言,电窑的成本远高于柴窑,却能省事许多。温度、时间都可以通过仪器控制,成品率几乎达到95%以上。相比之下,柴窑就像一个顽固的老顽童,携带不环保的诟病,却也似一位见多识广的智者,将现实映照得清晰无遗。
据说,烧柴窑的温度能达到一千三百六十度,若是电窑就只能在一千二百八到一千三百度左右,而在老一辈匠人心中,只有龙窑出来的瓷器才有灵性,带着生命力。区区几块钱的白茶壶,却是这样残留灰烬后的余味,走向山外面的世界。
受全球经济危机影响,今年白茶壶销往全国各地的速度明显放慢。原本以低价赚取市场份额的德化瓷,在近几年的较量中,渐渐被汕头瓷追上。不过,在冯清芳的脸上却看不到乌云惨雾。因为,月记窑茶壶的质量没得挑剔,薄利多销,还不至于到维持不了生计;而且每个月烧两次,德化一些瓷厂会在这里搭窑烧,可以收点租金。
前一段时间,一部关于何朝宗的电视剧在月记窑取景,月记窑的工人们换上明朝服饰,当起了群众演员。忙碌一天,工人们发现自己当“路人甲”的酬劳居然比工资高。而感叹之余,他们似乎也安于现状,只有在窑厂面对沉默不语的瓷土时,艰难生活夹缝里的寂寥才能一一抚平。
在宋代,一位工匠一天能手工拉200个大盘,给300个碗纹饰刻花,如此高效率的出工,即使是今天的机器作业也无法达到。瓷业维系着全县的生计,即使再辛苦,源源不断地将产品推向市场并从中获取最大利润,是窑工、窑主和瓷商所期盼的。千年易逝,这一现象却成为德化最后的生机,不离不弃。
如同月记窑一般,德化整个县城的瓷工构成了瓷业的重心。对于以瓷塑为主打产品的瓷厂而言,是否拥有一位技艺卓越的瓷工更是成败的关键。人们会冲着名号去购买产品,一些知名工艺大师的作品,订单已经排到好几年后。2012年,德化工艺大师苏清河去世,一夜之间,市面上有刻着他名字的作品疯抢一空,价格迅速翻了好几倍。
“我们所见的并不是一个疯狂的秩序,而是对作品、匠人充分的尊重。”邱双炯语重心长地说。今年已经八十多岁的他,身体依旧健朗。他觉得是常年的雕塑工作,才让自己心思依旧敏锐。过去几十年,他给人的印象一直就是这么充满干劲。现在,除了做瓷塑和教学生,邱双炯没有太多事可以操心,在国企上班的儿子辞职回家帮他的忙,他感到知足了。
现在,市面上德化佛教造像的瓷器行情越发显好。邱双炯告诉徒弟,要权衡利益与创作的关系,尤其是在一些看起来细枝末节的事情上。
然而,这种情形与只烧造茶壶的月记窑显然格格不入。月记窑里,技术娴熟的工人依靠模具完成了茶壶的坯体,再经过手工上釉、烧造,直至出窑。相同模具出来的茶壶,永远没有独一无二,有着平淡无奇的外观和不会出错的釉色。日复一日,人的灵感以这种最残酷的消磨方式灰飞烟灭。
冯清芳也意识到这一点,不忍心看到月记窑消亡的情景,守着柴窑传统的生产方式,默默地做着一些改变。即便是拥有高成品率的柴窑,他也要把选瓷的标准定得无比苛刻。他说,这是从宋元时期就传下来的规矩。
宋元时期,德化瓷开始外销,专门选瓷的行当随之出现。选瓷技术人员一般是瓷厂、作坊中经验丰富的资深专家,根据瓷器的好坏,定出等级。好的优等品选好后,送到对外贸易进行交易,差的在当地销售,残次品一般仍到窑炉四周的空旷地,形成堆积层。质量的分级标准,对于德化瓷的稳定销售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月记窑的选瓷工人谨遵老祖宗留下来的遗训,不敢怠慢。好的、次的分别挑出来装成筐,次品和寿终正寝的匣钵一同堆到空地上,几十年下来,居然也成了一道风景线。
明代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说德化窑“惟造瓷仙、精巧人物、玩器,不适实用。”实际上,德化瓷器的销量种类并不仅限于此,带着日用标识的白瓷,是销售的主角。“物多且美”、“购价甚贱”,在某一种程度上,更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
流水线下的茶壶,凝聚着所有工匠的辛勤汗水,没有留下任何一个人的名字。当全国一些知名的窑址进行考古大跃进的时候,德化窑址却是一片幽静,四面八方的游客心无旁骛地参观着。人们对这种平易近人的温润太过于熟悉,以致于忘了白色背后暗藏的故事。一代代传承下来的瓷艺,反倒将各家平行或交错的历史足迹,一起汇流成为德化独特的地域文化的承载和标志。
德化博物馆展图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