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界眼里,德化是中国三大瓷都之一。不同于其他窑场起起伏伏的传奇,它的往事显得那么平淡。柴窑延续着传统的生产方式,电窑上演新时代技艺的奇迹,彼此悟道。
如果要为现今德化白瓷找一个关键词的话,那就是“批量化”。实际上,这些极其大众化的产品构成德化白瓷巨大的贸易网,内销和出口并驾齐驱。
泉州德化县的山,比福建别处都要高。从山里看不到山外,从山外,其实也难以窥探山里的一切。似乎,外面的喧嚣与它无关。
德化县位于福建省中部、泉州市西北部,作为中国陶瓷名城,已有上千年的辉煌的陶瓷制造史外销史,福建省第二高山戴云山雄居中部,海拔1856米。最低点仅217米。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有258座,素有“闽中屋脊”之称。著名的山峰有戴云山、九仙山、石牛山。德化是千年古县、中国三大古瓷都和闽南“金三角”对外开放县之一。也是全国最大的西洋工艺瓷生产和出口基地。德化以盛产陶瓷而名扬中外。
据说马可?波罗离开中国时,以泉州作为终结点。他走遍泉州大小县城,对群山环绕的德化格外注目。“他们从地下挖取一种泥土,将它垒成一个大堆,任凭风吹、雨打、日晒,从不翻动,历时三四十年。泥土经过这种处理,质地变得更加纯化精炼,适合制造上述各种器皿,然后抹上认为颜色合宜的釉,再将瓷器放入窑内或炉里烧制而成。因此,人们挖泥堆土,目的是替自已的儿孙贮备制造瓷器的材料而已,大量的瓷器是在城中出售,一个威尼斯银印能买到八个瓷杯。”短短三言两语,描绘了一个被瓷器包围的山城的生存状态。优质的瓷土和繁密的山林,奠定了德化成为瓷都的基础。
如今,这两个重要元素已经越来越薄弱,人们放弃了对草木的依赖,启用电窑。对德化人而言,电窑的成本远高于柴窑,却能省事许多。温度、时间都可以通过仪器控制,成品率几乎达到95%以上。相比之下,柴窑就像一个顽固的老顽童,携带不环保的诟病,却也似一位见多识广的智者,将现实映照得清晰无遗。
据说,烧柴窑的温度能达到一千三百六十度,若是电窑就只能在一千二百八到一千三百度左右,而在老一辈匠人心中,只有龙窑出来的瓷器才有灵性,带着生命力。区区几块钱的白茶壶,却是这样残留灰烬后的余味,走向山外面的世界。
在德化县陶瓷博物馆是福建省第一家资料齐全的陶瓷专业馆,是德化县弘扬陶瓷文化、展现精湛的陶瓷工艺和悠久历史的一个重要窗口。
何朝宗是德化窑瓷塑的代表人物,他主要活动在明朝嘉靖、万历年间。何朝宗非常注重自己作品的艺术性,不是成熟的作品,决不轻易烧制,所以何朝宗的传世作品较少,作品以达摩、观音、罗汉等佛教人物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