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记者记录得很认真。
陶瓷是一种工艺美术,也是一项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南安官桥镇毗邻的晋江磁灶镇,正是因烧制陶瓷而得名。上周六(9月22日),官桥梅岭小学全体小记者就乘大巴来到磁灶镇,感受陶瓷魅力。
走进泉州古代外销陶瓷博物馆,大家便看见了一幅大地图。“从这幅地图上,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磁灶陶瓷销往全国各地,磁灶人开设的建筑陶瓷营销点遍布除西藏、中国台湾外的全国各个省市,磁灶陶瓷已经走出国门、走向世界,销往全国各地及中东、南亚、东南亚、美国等地区。”听到讲解员的这一番话,大家才知道原来咱官桥镇的这位“邻居”这么有名气呢!
沿着这面地图往右边走,小记者见到一幅栩栩如生的古代人烧制陶瓷技艺的画面,从这幅画面我了解到了陶瓷的制作技艺。热情的讲解员还跟大家介绍了有关古代陶瓷的做法,古时候制作陶瓷工程烦琐,全靠人工劳动得来,得先采矿取土,然后水硾粉碎,再淘洗沉淀,踏踩炼泥……总共给要经过12道工序才能完成,听完介绍,让人不禁为古代人的智慧与勤劳鼓掌!
当然,博物馆里的重头戏还是那些精美的陶瓷,来自不同年代的作品自有它独特的魅力,哪怕是一块小小的碗碟,都带着历史的沉淀感,让小记者们好奇不已。
最后,大家跟随着讲解员的脚步,来到室外的磁灶窑系金交椅山古窑址参观,虽然经过岁月洗刷,古窑址已显得破旧不堪。
“金交椅山古窑址是磁灶古窑址的主要遗址之一,也是泉州‘海丝’史迹申报‘世遗’的独一一处宋元外销陶瓷出产地,考前人员曾在此挖掘出4座龙窑及作坊遗迹,正是我们眼前看到的这些遗址。”听着讲解,回想起博物馆里那美轮美奂的瓷器,小记者们依稀可以感受到当年那热火朝天的劳作场面,无数件精美的瓷器就是从这里诞生,走向世界各地,大家不禁感慨道古代人民的技艺实在太高超了!
不知不觉中就到了回学校的时间了,小记者们依依不舍地回校了。通过这次活动,小记者们不仅了解到磁灶传统陶瓷烧制的技艺,更从中感受到了磁灶传统制陶文化的魅力。
上周六,我们梅岭小学小记者跟随报社记者来到了泉州古代外销陶瓷博物馆游玩,我们走进大厅,映入眼帘的便是整个博物馆的地图以及关于博物馆的简介。
一位姐姐带领我们走进博物馆,为我们讲述瓷器的历史。原来,在古代,泉州的瓷器早已经远销国外了。我还了解到,在西沙群岛沉没的“南海一号”“南澳一号”等运输瓷器的船的残骸中,发现了许许多多由泉州或江西景德镇生产的瓷器,可惜大部分都已面目全非。
——小记者 张宇涛◆今天,我以小记者的身份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了泉州古代外交陶瓷博物和金交椅山古窑址进行参观。
我们先去博物馆,一进门是一个烧制瓷器的古窑模型还有一张很大的世界地图,导游姐姐说:“这是古代人做瓷器的地方,做好后再走水运送到世界各地,例如:菲律宾、泰国、马来西亚、日本、朝鲜等国家。”再往里走,是大量的瓷器有:青釉五盅盘、青釉六系罐、青釉灯架、青釉錐斗、青釉钵……
——小记者张紫莹◆到达陶瓷博物馆后,热情的工作人员带我们边走边看,向我们介绍:“磁灶窑是我国东南沿海说明的著名的民窑,历史悠久……”我们听得津津有味,她还给我们介绍了许多陶瓷,比如:青釉五盅盘、青釉高足托杯、青釉陶灶、青釉灯架等各种古香古色的陶瓷,我认真仔细地观察着,记录着。
从这次的小记者活动当中,我学会了许多有关陶瓷的知识,下次有机会我会再认识一些有关陶瓷的知识,这次的活动让我终生难忘。
——小记者张泽慧◆大巴在泉州古代外销陶瓷博物馆停下了,我们迫不及待地下车。讲解员滔滔不绝地介绍着许多陶瓷知识,比如,古人是如何烧制陶瓷的、陶瓷的分类等。我比较感兴趣的是古人烧制陶瓷的方法,看着那一件件精美、有特色的陶瓷作品,不禁佩服起古人的智慧。
这一次小记者活动,开阔了我的视野,让我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了新的认识。 ——小记者张诗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