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
图2
中国陶瓷工艺历经几千年的传承与发展,装饰纹样丰富多彩,特别是明清时期,瓷器纹饰更是五花八门。“锦灰堆”又名“八破图”,就是一种非常有意思的纹饰,本文来介绍一件清代晚期的白釉刻瓷描金“锦灰堆”纹长颈瓶。
这件白釉长颈瓶(图1),高20.8、口径5.4、底径6.5厘米,敞口,细长颈,球形鼓腹,圈足。瓶颈部刻腊梅一株,枝上梅花有的尚含苞,有的已绽放。长颈瓶的腹部刻“八破图”,从右至左分别为:古币一枚,刻篆书“货布”二字;瓦当一件,上刻“千秋万岁”;古砖一块,上刻“永康元年正月吉造”;残瓦当半块,刻“延年”二字;带钩一件,上刻“长寿”二字;铜钱两枚,分别刻“半两”和“货泉”;瓦当一件,刻“上林”二字。瓶腹部另一面书“玉壶买春”四字,落款书“考槃庐主所藏”,钤“子香”印(图2)。
“锦灰堆”一词出自元代钱选的《锦灰堆》图卷,文曰:“世间弃物,余所不弃,笔之于图,消引日月。”19世纪后期,民间绘画和瓷器装饰上开始流行“锦灰堆”,并一直延续到20世纪中期。它是以残破文物片段堆叠构成图案纹样,所以又名“八破图”,独特而有创意。反映了乾嘉金石考据之风兴起后,士绅们追求风雅、崇尚古物的社会风气。
“锦灰堆”与之前的“博古图”较为相似,但博古图多绘桌架上摆放有序的瓶、鼎等古器物,而锦灰堆则更多是随意堆叠的、残破的、带有文字的砖瓦、钱币或它们的拓片,也有古字画、古籍等带文字的纸质品等。比如,这件白釉长颈瓶上绘有古钱币、瓦当、古砖、带钩等四类古物,皆带有铭文,且并非凭空臆想,而是件件皆有所本:“货布”铭古币是王莽天凤元年(14)时所铸造的货币,形如锄、铲,明清时期将这种钱视为吉祥钱;“半两”铭古钱是战国、秦代和汉代初年使用的钱币,即通常说的秦半两;“货泉”铭古币也是王莽天凤元年开始铸造的货币,延续到东汉初期;“千秋万岁”铭、“延年”铭、“上林”铭都是汉代比较常见的瓦当铭文,“千秋万岁”“延年”为吉祥语,而“上林”是宫殿名,西安汉代上林苑遗址有大量出土;“永康元年正月吉造”铭古砖为西晋时期墓砖,两晋墓砖多有纪年,永康元年为公元300年;“长寿”铭带钩为汉代器物,带钩一般为玉质或铜质,是贵族所系腰带上的挂钩。一般来说“八破图”的“八”是虚数,泛指多的意思,这类纹样所绘器物多在八九件左右,这件长颈瓶所绘古物就正好八件。
这件长颈瓶纹饰采用了刻瓷的技法,这也是晚清时期瓷器的一种较为常用的装饰方法。此瓶在刻瓷的基础上还使用了描金、填彩的装饰工艺,体现了晚清时期瓷器装饰技法的多样性,是一件特色鲜明的晚清时期民窑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