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莱首都斯里巴加湾市的海事博物馆的大明外销瓷器,有的碗上绘有“福”字。
大明文莱沉船中的商品多数是中国瓷器,有碗、罐和茶杯,上面绘有花鸟虫鱼纹,有一个底款有“大明×造”的模糊汉字
去年写过一篇长文,专论明初海外四国王葬华之事。其中,最早访问大明的就是浡泥的麻那惹加那乃国王,后病故于南京。“浡泥”是今天的文莱古称,自古便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今的文莱,对中国游客实行“落地签”,两国公民轻松往来。年初得暇,去了一趟文莱,少不了又印证一番中文海上往来的历史。
从香港飞文莱,三个小时,没有一分钟时差,因为文莱与香港、深圳,甚至广州,同在东经114度线上。文莱不大,要考察的事也不多,一是“见”一个人,二是“见”一条船。
要“见”的是个宋朝人。大唐灭亡后,华夏大地又陷入动乱之中,与浡泥的海上往来中断。直到10世纪末,才恢复往来。据《宋史》记载,太平兴国二年(977年),浡泥国王派遣使者向大宋进献礼物,并递送国书,表示愿意与宋朝建立密切的贸易关系。此后,“俗重商贾”的浡泥,多次来大宋,民间贸易往来更是频繁。
1972年德国著名汉学家傅吾康教授(WOLFGANG FRANKE)在文莱考古时发现宋代华侨的坟墓,立有一块汉文碑刻“有宋泉州判院蒲公之墓,景定甲子男应,甲立。”这是目前为止海外发现最早有文字记载的中国人墓碑。根据碑文可知,此碑是蒲应、蒲甲,在文莱为其父所立,景定甲子,即1264年。这位“蒲公”可能是泉州人。
据清代蔡永蒹《西山杂志》的《蒲厝》记载:“宋绍定间有进士蒲宗闵,司温陵通判,后升都察院,端平丙申奉使安南,嘉熙二年奉使占城,淳祐七年再使勃泥,后卒于官也。”此中的“温陵”是泉州的别称,“淳祐七年”(1247年)与碑刻“景定甲子”(1264年)最为接近。时间地点如此相近,专家推定碑主“蒲公”应为蒲宗闵。这一蒲氏与后来的蒲氏名人蒲寿庚,会不会是一族人呢?泉州番商,蒲为大姓,其中蒲寿庚因平海寇有功,元初授闽广招抚使,兼领泉州提举市舶司(海关关长),是泉州蒲氏第一位的名人,他们基本是同一时代的人,两个蒲氏官员之间有什么关联,值得再考。
接着要“见”的是一艘明代的船。它在几百年前的斯里巴加湾风暴中沉没。1997年的一次油气勘测中,文莱人在首都海岸线32海里处,发现了这艘沉船。专家称“文莱最大规模的历史发掘当属这艘沉船”,打捞出水的文物,现在文莱海事博物馆展出。
文莱首都原称文莱市,1970年改为现名斯里巴加湾市。这是一个依然保留着南岛语族居住风格的海湾,水面有着世界上最大的水上村庄,有“东方威尼斯”的美称。文莱海事博物馆就坐落在文莱古都所在地文莱河口。此馆规模不大,主打展示,即明代文莱沉船的文物。
这艘大明商船大约在15世纪后期至16世纪早期,从中国或东南亚其他地区驶往文莱,由于天气或超载原因,沉没在文莱海域。沉船上先后发掘文物约13000多件,其中九成是瓷器。此中最重要的瓷器是来自中国的4500多件青花瓷,占该船所载文物总量的三分之一。它们多数来自江西的景德镇,器型以盘子居多,还有碗、罐和茶杯。瓷器上有花鸟虫鱼纹,有一个底款有“大明……造”几个模糊汉字。此外,还有一批中国产的马来坛子,应是按马来人的订单加工的外销瓷器,它比马来原有的陶罐要漂亮多了,价格也高多了。
值得注意的是,这艘大明沉船上除了中国瓷器,还有占此船文物总量39%的泰国瓷器、少量越南瓷器,说明当时的南洋,是多国瓷器的交易平台。出土的文物中,还有琉璃、象牙饰品和金属制品,再次证明,文莱是南洋的三角贸易,或多边贸易的重镇。
在十五、十六世纪,这里是大明所说的东西洋分界线,这一区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贸易结点,多国商船在此进行内容繁多的商品交易,这恰是这艘大明文莱沉船的历史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