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福州5月3日电(记者李昊泽)下午三点,记者如约来到闽江学院苏泓亦的工作室前,透过玻璃门向内望去,苏泓亦正埋头桌前,一手竹片刀翻飞,另一手上人首模样的一小团瓷泥已然眉眼初具。听见敲门声,苏泓亦赶忙停了手头活计,把记者迎进屋。
“正练着手,没注意有人来。”摘掉围裙,褪去雕刻时的沉着与专注,这位“00后”“瓷匠”神色间透出几分腼腆。
在苏泓亦家乡泉州德化,制瓷之风自古盛行,宋元时期,德化窑的瓷器就经海上丝绸之路远销欧洲,德化瓷也因此早早在海外“出圈”,以明代瓷塑大师何朝宗作品为代表的德化瓷塑,更是全球不少博物馆的精品馆藏。
苏泓亦生于2003年,在他儿时的记忆中,自己经常坐在爷爷苏清河膝上玩着瓷泥。“爷爷是德化瓷烧制技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爷爷把手艺传给了父亲,父亲又传给我。”苏泓亦说。
从最早开始制瓷的一辈算起,苏泓亦已经是“瓷五代”,一捧瓷泥代代相传,在这位青年手中,又有了新花样。
苏泓亦对即将入窑烧制的瓷坯进行最后的修改。新华社发(受访者供图)
在工作室的陈列架上,摆放着苏泓亦的一件作品:一只白瓷甪端四爪撑地,昂首呼啸,在兽腹中点上香,烟气便会从兽口冒出,如同神兽喷吐的祥云……福建人茶桌上常见的香炉,就这样被苏泓亦添上趣味性和中华传统文化独有的浪漫色彩。
“传统瓷塑造型大多取材于宗教、神话传说人物,是纯粹的工艺美术品。”苏泓亦说,“我希望打造一些具有中华传统文化特色,新颖又实用的器物,让瓷塑融入更多人的生活。”
上大学后,苏泓亦拥有了更宽广的舞台,在团福州市委和学校的帮助下,他召集同学组建起自己的创业团队。从创业者视角再看瓷塑,一些新点子也随之而来。
自古以来,瓷塑生产和培养工匠都非易事。设计塑形、倒模注浆、修坯烧制……传统制作流程复杂而繁琐,制作一件瓷塑耗时可达数年,新手没有三五载的潜心学习也很难入门。
“我们正与校外科研团队合作,计划把3D打印技术应用到瓷塑制作中。”苏泓亦介绍,3D打印技术,可以直接用瓷泥逐层打印出设计成稿的雏形,人工参与的环节将大大缩减。
苏泓亦正与技术人员调试3D打印机。新华社发(受访者供图)
“如果能成功应用,未来的瓷匠们除了要学传统的手上功夫,还得会用电脑软件做设计。”苏泓亦笑着说。
去年10月,德化白瓷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展出广受关注。看上去柔弱娇嫩的鲜花、质地柔软的衣衫、人物吹弹可破的肌肤竟都是白瓷塑成,一时间,巧夺天工的德化瓷塑在各大社交平台上,引起网友们热评:“远看是纱,近看是瓷”“做啥像啥”“不看介绍我还以为是真的”……
“瓷塑是内敛、含蓄的,就像传统古诗词一样,乍一看只明其表,但如果能有个老师引导着细细品味一词一句背后的韵味,会更加爱上它。”苏泓亦说,“现在就缺这么一位会讲课的老师。”
如婴儿肌肤般白里透红的“莹玉红”是怎么烧制的?用同样材料制作,瓷塑不同部位为何呈现出不同质感?苏泓亦觉得,德化瓷塑这门课还有很多“知识点”可讲,“我们正在筹备专门的网络社交平台账号,用更新的方式介绍德化瓷塑,希望能有更多人因此了解瓷塑、爱上瓷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