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在德化,向瓷而生,是自然的选择,历史的必然。她地处闽中屋脊戴云山麓下,连绵不断的戴云山脉孕育着丰富的瓷土资源和林木资源,这为陶瓷制作提供了原材料和燃料。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让聪明勤劳的德化先民们在农闲时有了其他选择——制作陶瓷。
瓷在德化,向瓷而生,这不仅是大自然的馈赠,更是世世代代瓷都人民接续奋斗的结晶。据资料显示,德化先民从夏商时期就开始了陶器之旅;宋、元、明、清时期,尾林窑烈火腾烧、窑烟千年不息,一笼一笼的瓷器从瓷帮古道经由泉州港穿洋越海到世界的各个角落。“南海一号”的重见天日,让我们再次见证了那段辉煌的岁月。
世世代代的德化人向瓷而生,早已形成了自己的陶瓷DNA,又留下了哪些证据呢?据县志记载,陶瓷古窑址遍布18个乡镇,到2008年年底,县域内共发现古窑址239处。这样看来,德化就像个大型的开放式陶瓷博物馆呢!众多古窑址中,尾林古窑址独树一帜。科技发达,电烧代替了柴烧,依山而建的窑体,虽难以再现当年盛况,但两边的碎瓷片却是种类丰富、数量繁多——宋元时期的青白瓷,到明代的白瓷,再到清朝时的青花瓷;瓶壶罐碗盘等日常用品及佛像动物瓷塑等工艺瓷的残次品比比皆是。站在窑址顶端往下看,宋元明清的古窑浑然一体,胸中不觉衍生出一眼千年的浪漫与骄傲;顺着窑体往下走,每一脚踩下去都是德化人民向瓷而生最铿锵有力的回响。
瓷在德化,向瓷而生,窑火瓷光中,涌现出了一大批大师、工匠。何朝宗的瓷塑作品,既有泥塑的影子,又吸收了木雕石刻的技法,形成独具一格的“何派”艺术。他的佛像瓷塑,发挥着传统瓷塑“传神写意”的长处,同时也显露着人物的内心,形神兼备。近现代又涌现出了苏清河、邱双炯、陈仁海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他们赓续了德化陶瓷的血脉,不断谱写着德化陶瓷灿烂的历史。当下还有一大批能工巧匠,与时俱进,总是能敏锐地捕捉到时代热点——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冬季残奥会吉祥物瓷塑“冰墩墩”“雪容融”出圈出彩;《神话》瓷塑惊艳亮相国博;1∶1等比例白瓷汽车破吉尼斯纪录……一条条振奋人心的消息都是他们对陶瓷孜孜不倦的追求,都是德化人民向瓷而生的最有力见证!
瓷在德化,更在每个德化人的生活里;向瓷而生,每个德化人的生活都向上向好。(陈仁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