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万象本色——‘中国白·德化瓷’上海艺术大展”在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开幕。此次展览是第36届上海旅游节的重要文博艺术项目之一,带来了超200件白瓷精品,是上海近年文脉深厚、规模宏大的德化瓷大展。

“万象本色——‘中国白·德化瓷’上海艺术大展”开幕式现场(林信用 摄)
现场,陈仁海融德化瓷艺巅峰水准与时代精神的艺术瑰宝《世博和鼎》;连紫华首创顶级象牙瓷混搭唐卡矿物彩绘、珠宝镶嵌工艺的集大成之作《极彩·如愿多宝佛》;连德理自主研发“高韧薄胎瓷衣技艺”,瓷衣厚度仅为0.2毫米的匠心精品《神话》等作品令人叹为观止。

7月18日,“万象本色——‘中国白·德化瓷’上海艺术大展”在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开幕,吸引了众多市民参观。(林信用 摄)
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策展人项苙苹表示,展览旨在以德化瓷为媒介,呈现中国传统“文质兼备”精神的当代演绎,既溯源历史根基,亦探索未来走向。通过文与质、素与绚、工与艺、人物与器物、写实与抽象、物质性与精神性等多重维度,呈现德化瓷在当代文化语境中活泼的生命力。
展览通过清晰的学术梳理,构建“盛世鼎新·历史钩沉·未来可器”三大板块叙事空间,系统呈现德化瓷的历史底蕴与当代创新。
“盛世鼎新”板块以德化白瓷的守正创新为叙事主题,集中展示当代大师的经典力作,并置展出不同大师的同类型作品,观众可于匠心对话中窥见德化瓷的传承与变革;“历史钩沉”板块以泰兴号沉船装置为核心,紧扣时间线索展示泉州博物馆历代德化陶瓷珍品。更有夏商时期原始青瓷窑址出土的隹鸟,以及各类历史文献和影像记录,全方位呈现德化瓷深厚的历史积淀;“未来可器”板块则是聚焦当代性、观念性、实验性的探索,展品或突破传统题材,或解构固有形象框架,展示德化瓷的无限可能。
在展览期间,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将紧扣主题,从东方美学本源、技艺传承脉络、文明互鉴史观、当代创新实践等4个维度,开展德化瓷系列讲座、专家导赏等形式丰富的美育活动。
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展览策展人张晓凌表示,“万象本色”大展深度呈现德化瓷“凝天地素色,铸中华美魂”的精神内核;立足“海上丝绸之路”史实,探讨德化瓷的跨文化价值与世界意义;在传承与创新的双向奔赴中探索当代价值,并深研文创产业背景下德化瓷市场定位与发展前景。
本次展览由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泉州市人民政府指导,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福建省德化县人民政府、泉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泉州市文物保护中心联合主办。(记者 黄长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