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中华陶瓷网 [简体版] [繁體版] [网通站]  关于我们   客服中心
中华陶瓷网
 网站首页 行业专题 人物专访 陶瓷收藏 电子杂志 陶瓷装饰 经营管理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直通产区 福建德化 景德镇市 佛山潮州 山东淄博 湖南醴陵 河北唐山 本网动态 网站建设
首页  资讯  企业  产品  供应  求购  展会  招聘  搜索  文化  商城  名家  技术  图库  百科  营销管理  陶瓷之路
原料
产区德化 广东 江西 山东 湖南 四川 河北 晋江 其它 | 日用陶瓷 工艺陶瓷 建筑陶瓷 原料辅料 卫浴陶瓷 陶瓷机械
 您的位置: 首页>行业资讯>>产区动态>>德化>>|
德化:“瓷”链“智”变 千亿倍增

发布:2025-9-2 18:31:35  来源: 泉州通客户端、泉州晚报 [字体: ]

   陶瓷产业,是德化的立县之本、富民之基。

    3700余年的制瓷历史为当地产业发展积淀了深厚底蕴,德化现拥有陶瓷企业超4500家,其中,规上企业250家。2024年,德化陶瓷产业集群规模达663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85%以上,同比增长15%,增速高于全国陶瓷产业平均水平。

    在“中国白”闪耀世界的荣光背后,一场以创新破局、以生态聚势的工业倍增攻坚战,在德化全面铺开——今年年初,为落实省委“奋勇争先、再上台阶”要求和全市重点工业企业倍增行动部署,德化县委、县政府快速响应,出台行动方案,擘画发展蓝图:力争到2029年,产值超5亿元企业规模稳步扩大,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创新型中小企业数量显著提升。

    “培育壮大重点工业企业规模,加速构建以陶瓷产业为主体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实现德化‘向好、向绿、向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德化县县长吴志朴的话语掷地有声,工业倍增路径图清晰可循: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巩固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推动更多企业数量、创新能力等核心指标倍增,推动企业拓规提质,产业生态更加完善。

    随着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德化工业经济呈现出强劲的增长态势:今年1至6月,德化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位居全市第六,工业投资增长34.5%、位居全市第四,自营出口同比增长4.03%、位居全市第七,实现逆势增长;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3家、市级产业龙头企业12家。德化白瓷入选工信部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区域品牌”。

     机制破局

    全链赋能育强企

    “倍增行动是德化陶瓷产业迈向千亿产业集群的催化剂。”在德化县副县长郑荣尊看来,实施重点工业企业倍增行动,德化正当其时——

    2018—2022年,德化县实施陶瓷产业跨越发展五年行动,产值从328亿元增长到502亿元,产业规模持续壮大。2023年又启动了“中国白·德化瓷”产业高质量发展五年行动计划,力争到2027年实现陶瓷产业集群突破千亿元。郑荣尊表示:“去年,德化陶瓷产业总产值达663亿元,为倍增行动开展打下良好基础。”今年是五年行动计划实施的关键节点,开展倍增行动,将加速点燃产业高质量发展强引擎。

1.jpg

    德化以空间破局加快城区东拓脚步,城东工业项目集中区古洋开发片区已初见雏形。

    为持续保障重点工业企业倍增行动顺利推进,德化县委、县政府第一时间制定《德化县重点工业企业倍增行动方案》,聚焦规划实施产业方案、构建梯度培育体系、加快绿色数字技改、加大科技创新发展、全力拓宽市场渠道、强化招商引资提质等六大重点任务,系统性推进重点工业企业倍增。“我们将重点做好前端诊断、中端赋能、后端服务三个环节。”郑荣尊介绍。

    梯度培育,构建“雁阵”梯队。德化创新建立“一企一档”动态管理台账,对规上企业和具有高成长潜力的中小微企业进行地毯式摸排和精准画像,精心筛选出150家优质企业纳入“倍增储备库”,重点跟踪其营收增速、研发投入强度等核心发展指标。同步实施“小微企业升规、规上企业提质、骨干企业做强”的梯度培育计划,着力构建层次分明、接力发展的“雁阵式”企业梯队。

2.jpg

    佳诚陶瓷于今年启动的“全自动陶瓷生产线智能化制造项目”,正推动其在平台化设计、智能化制造等领域实现新跨越。

    技术攻坚,破解升级瓶颈。针对家族企业发展瓶颈、工艺瓷智能化改造难等产业痛点,德化一方面大力引导企业拥抱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新营销“五新要素”,推动传统产业涅槃升级;另一方面积极搭建平台,支持中科智能装备研究院成功研发AI视觉喷釉机器人,助力丰弘机械攻克多工位滚压成型机技术难关。今年以来,全县已推广智能装备75台(套),推动65家企业“上云用数赋智”。同时,借助“何朝宗杯”工业设计大赛等高水平平台,促进国潮文化、非遗元素与智能陶瓷深度融合,催生出宠物陶瓷、AI电子水杯等令人耳目一新的跨界产品,打开了市场新蓝海。

    服务护航,响应“零延迟”。德化建立县四套班子领导挂钩帮扶346家重点企业机制,25个县直部门提供“一对一”精准服务。创新打造企业诉求“收集—分办—协调—反馈”全流程闭环管理机制,确保问题“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面对复杂难题,则启动跨部门专班进行集中攻坚。针对出口企业普遍反映的海运成本高痛点,德化迅速行动,开通“陶瓷专列”,有效降低企业物流成本达20%,切实为企业纾困解难。

     裂变创新

    智造引领价值跃升

    “倍增行动”释放的政策红利,正转化为企业协同创新的澎湃动能。在科研院所的有力护航下,德化陶瓷企业锐意革新,向价值链高端发起有力冲击。

    走进新博龙陶瓷有限公司的智能制造示范车间,全自动注浆生产线高效运转,异形多瓣模滚压成型自动生产线精准作业,机器人喷釉臂挥舞自如——这是公司与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在德化建设的“陶瓷产业智能装备中试研发平台”合作研发结出的硕果。这家专注于香薰陶瓷赛道的新锐企业,每年坚持将过半利润投入智能化改造。“机器代工带来的是产能与品质的‘双飞跃’,产品成品率提升到96%,生产效率提高了80%以上。”新博龙陶瓷有限公司经理苏荣沛介绍,从“制造”到“智造”,不仅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更助力其成功开拓了西班牙、意大利等高端市场,今年上半年产值已突破1000万元。眼下,公司正加速建设5G智慧工厂,通过“3赋能+1协同”MES制造一体化平台,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的全链条创新生态。

3.jpg

    昌宏礼品有限公司通过机器代工实现产能跃升

    同样在智能化浪潮中焕发新生的,还有老牌陶瓷企业佳诚陶瓷。 该公司生产线上,数字化变革同样深刻。作为德化首批完成“机器换工”的重点工业企业,佳诚拥有的4条全自动生产线、8条半自动生产线以及自动上釉机、喷色机等智能设备高效协同。“我们还完成了窑炉改造,引进德化第一批2条66米全自动数显控制隧道窑,每天烧制量从30立方米提高到100多立方米,用电量可节省30%以上。隧道窑的余热还被回收用于烘干瓷坯,真正实现了绿色生产。”公司董事长苏建源告诉记者。当前,佳诚陶瓷主要生产设备的数字化覆盖率超过90%,形成了从原料到成品的全流程数字化生产线,特别是公司于今年启动的“全自动陶瓷生产线智能化制造项目”,正推动其在平台化设计、智能化制造等领域实现新跨越。如今,佳诚陶瓷生产的陶瓷花盆和家居用品远销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占比高达90%。

    在这场深刻的“智变”浪潮中,中科陶瓷智能装备研究院扮演着关键的技术破壁角色。“我们紧盯产业痛点,为企业提供从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到人才培育的全方位支持。”研究院工作人员杭嘉璇介绍。该院研发的“陶瓷四工位智能喷釉机”成功攻克喷釉不均匀的行业难题,换釉清洗时间大幅缩短至1.5小时;为新博龙量身定制的国内首台“滚压多瓣模”自动化设备,显著降低劳动强度60%,成品率提升15%。截至目前,德化全县累计推广智能装备755台(套),规上企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覆盖率高达95%,为产业整体跃升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与此同时,院企间的产学研联动还在更广的领域进行:厦门大学萨本栋微纳米研究院与富东陶瓷开展激光雕刻等新工艺研究;引进清华大学未来实验室的“铝基耐热硅板”、湖南吉成新材料的“碳化硅复合材料耐火板”等新型窑炉材料技术,补足耗能耐用硅板缺口。

    当技术创新在车间如火如荼展开时,材料领域的革命也在同步发生。

    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华夏金刚,完成了从古建筑屋顶艺术陶瓷工艺师团队到高耐热陶瓷配方科研引领者的华丽转身。2022年,公司自主研发的以碳晶材料为核心的竹炭锅系列产品横空出世,涵盖汤锅、煎炒锅、烧水壶、水杯、餐具及电饭煲等小家电。“竹炭锅的技术突破,解决了传统陶瓷绝缘无法导磁传热的根本缺陷,使其能完美应用于电磁炉等现代厨房场景,填补了国内‘大健康’陶瓷炊具的空白。”华夏金刚经理李秀婉表示。竹炭锅的广泛推广,有效拉动了德化本地竹资源的开发利用,为乡村振兴注入绿色动能,实现了产业反哺乡村的良性循环。据悉,近年来,华夏金刚持续投入大量研发经费,致力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企业自身工艺的深度融合,并启动建设智慧工厂,推动企业向绿色智造、智能制造转型。

    如果说材料创新拓展了陶瓷的功能边界,那么设计赋能则重塑了陶瓷产品的美学价值与市场定位。刚完成“小升规”的昌宏礼品有限公司,凭借对工业设计的极致专注,在看似不起眼的冰箱贴领域闯出一片天地。走进公司展厅,但见木质、竹制、陶瓷、珐琅彩、亚克力等材质各异、设计精巧的冰箱贴琳琅满目。“小众赛道,设计就是核心竞争力。”昌宏礼品总经理张光明介绍,公司专门成立8人研发设计团队,并成功签约法国知名艺术家让·米歇尔担任设计顾问,汲取国际前沿灵感。

4.jpg

    昌宏礼品有限公司,凭借对工业设计的极致专注,在看似不起眼的冰箱贴领域闯出一片天地。

    工业设计是创新链的起点和价值链的源头。“我们鼓励陶瓷企业建立自己的设计中心。”德化县工信商务局局长赖诗坛介绍。近年来,德化通过鼓励企业创建设计中心,落户全国陶瓷行业唯一的国家工业设计研究院,落地中国动漫陶瓷供应链产业园,成立全球陶瓷供应链管理中心、“中国白·德化瓷”义乌优品选品中心等,多维突破工业设计发展。如今,德化已拥有国家工业设计研究院1家、省级工业设计中心2家、市级工业设计中心9家、县级工业设计中心30家,多层次的设计生态体系日臻完善,为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意动能。

 五大护航

    厚植倍增沃土

    工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全方位、强有力的要素保障体系。赖诗坛介绍,为扎实推进重点工业企业倍增行动,德化全力构建政策、融资、法律、人才、市场五大保障支柱,为产业腾飞培植深厚沃土。

    政策保障强信心——系统梳理整合智改数转、工业设计等208条惠企措施,确保企业应享尽享。全面落实境外参展展位费、出口信用保险、公平贸易支持“三个100%”补贴政策,以及省市最新出台的支持拓展国内外市场20条措施。积极宣讲解读应对国际贸易摩擦风险的16条策略,稳定企业预期。 今年以来,已有238家次工业企业获评工信部、省工信厅、市工信局授予的“数字三品”应用场景典型案例等荣誉;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3家(总数达94家,全市第3)、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23家(总数达158家,全市第3);新增市级产业龙头企业12家(总数达84家,全市第2)。

5.jpg

    佳诚陶瓷生产的花盆远销海外

    融资保障活血脉——大力宣导省级技术改造项目融资支持专项贷款(技改贷)、市级技术创新基金“白名单”政策以及全省金融机构的87个特色金融产品。持续创新金融工具,常态化开展政银企担融资对接活动,畅通企业融资渠道。今年以来,包括太阳鸟工艺在内的17家企业成功列入省重点技术改造项目,锦瑞隆等13家企业入选市级技术创新基金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白名单”,累计帮助168家企业获得省技改贷、技术创新贷、应急周转金等融资支持近20亿元。

    法律保障御风险——面对国际贸易规则变动带来的挑战,特别是美国贸易政策调整的影响,德化主动作为,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开展涉外法律政策专题解读,加快选聘专业涉外商务法律顾问团队,为重点工业企业提供精准的法律风险识别、预警和应对解决方案,全力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为企业出海保驾护航。

    人才保障注动能——组织重点企业走进华侨大学、福州外语外贸学院、江西景德镇陶瓷大学等高校开展“引才校园行”,采用“政策宣讲+优质岗位推介+现场签约”一体化模式,精准吸引高校毕业生来德就业创业。同时,灵活运用全职引进与柔性引进相结合的方式,靶向招引产业急需的高端人才和技能工匠。今年以来,联合人社等部门已举办线上线下招聘活动20场,累计服务企业558家次,发布就业岗位近1.2万个次,达成初步就业意向3083人次,为产业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

6.jpg

    全国陶瓷行业唯一的国家工业设计研究院落户德化,助力当地陶瓷工业设计发展。

    市场保障拓空间——加速推进中央商务区、物流监管中心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高效运营全球陶瓷供应链管理中心、跨境电商集聚区、陶瓷外贸集聚区等开放平台。多维整合资源,精准布局国内外市场:一方面深化与“米其林指南”的战略合作,借助其全球餐饮顶流品牌的影响力,提升德化陶瓷在高端消费市场的形象与份额;另一方面,在巩固欧美传统市场的基础上,抢抓共建“一带一路”和RCEP区域合作机遇,积极组织企业赴日本、东南亚等地开展巡展推介,系统性开拓金砖国家、中东地区等新兴市场增长极,不断拓宽“中国白”的全球版图。

    昂首迈向千亿产业集群,重点工业企业倍增行动,正为千年瓷都德化注入前所未有的澎湃动力。站在新的历史起点, 以“瓷”为链,以“智”为变,一个创新活力奔涌、绿色底蕴深厚、全球影响力持续扩大的世界级陶瓷产业集群,正在闽中大地加速崛起。

上一页 [1] 下一页
共有  条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推荐产品 更多...
同乐
包邮特价:360
荷叶瓶
特价:499
辉煌腾达
特价:488
幽梦
包邮特价:1299
陆羽品茶
包邮特价:888
凌云骓
特价:488
自在春风
特价:599
欢天
特价:999
竹之语
包邮特价:1999
和和美美 甜甜蜜蜜
包邮特价:699
烟雨江南
包邮特价:2999
上善若水
包邮特价:2660
 ·本类最新 更多...

 >> 国际新闻 更多....
 >> 福建德化 更多....
 >> 广东产区 更多....
 >> 江西产区 更多....
 >> 企业新闻 更多....
关于我们  本站新闻  产品服务  帮助中心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 2006-2014 中华陶瓷网 Ctaoci.com 电子邮件:wxchina#qq.com
闽ICP备10020107号-1


扫一扫
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