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30日,是值得所有德化人铭记的日子,联合国世界手工艺理事会专家组全票通过,授予德化“世界陶瓷之都”称号 ,自此,这一殊荣成为德化闪耀全球的金名片,开启了德化陶瓷发展的崭新时代。
十载岁月,德化不仅守住了实体经济的传家宝,陶瓷产业蓬勃发展,还在文旅融合、城乡建设等方面硕果累累。城市建成区面积不断拓展,乡村振兴战略稳步推进,德化以陶瓷为媒,向世界展示着独特的城市魅力。
今起开设“世界瓷都·十年印记”专栏,将循着十年发展的脉络,探访陶艺大师的守正创新,记录产业跃升的攻坚步履,解码文化出海的破圈之道。且看德化如何让千年瓷魂在新时代焕发世界级光彩!
十载春秋,白瓷生辉。从传统工艺迈向现代科技,从单一品类走向多元发展。
在德化东星瓷业生产车间,数十台3D打印设备矗立其间,机械手正以毫米级精密度层层堆叠陶瓷泥浆,一个个造型别致的镂空果盘、异形花瓶在机械臂的运作下“拔节生长”。 这些产品不经传统注浆、修坯等工序,打印完成后可直接入窑烧制,24小时内即可实现从设计到成品的全流程。与此同时,在千里之外的义乌国际商贸城,这些3D打印陶瓷产品正通过跨境包裹,被打包发往全球。这正是德化陶瓷产业以技术创新激活“内外贸双循环”的生动样本。
技术迭代催生新质生产力
在东星瓷业包装车间内,德国客户定制的1400多套异形花瓶正等待装车发货。这款产品因造型复杂,传统工艺难以量产,而东星通过3D打印实现了日均500件的稳定供应,年销售额超百万美元,订单年年不断。这类个性产品已占据企业外贸订单的40%。“传统工艺要做出这种扭曲造型的波浪纹花瓶,至少需要三名工匠耗时3天,而3D打印只需2小时多就可完成。”东星瓷业负责人王东说。

东星瓷业生产车间里50多台3D打印机同步作业
自2018年引入3D打印技术以来,企业彻底改变了“来样加工、批量生产”的传统模式,构建起“设计即生产”的新型制造体系。通过3D建模软件完成设计后,打印机以层层叠加的方式将陶瓷泥浆精准塑形,省去了传统工艺中制模、注浆、修坯等十余道工序。一名工人可同时照看20台打印机,单日最高能生产2000件产品,成品率稳定在95%以上。
技术革新还解决了跨文化设计的痛点。针对中东客户偏好的大孔径果盘,设计师通过建模软件调整参数,两小时内即可生成符合需求的新方案。“以前为迎合国外使用需求,样品反复修改至少要两周,现在当天就能出样。”这种快速响应能力,让东星的3D打印陶瓷产品成功打入意大利、西班牙等欧洲市场。
“今年5月通过直播对接的义乌客户,现在每月稳定下单200套陶瓷台灯。”王东指着一盏盏融合3D打印技术的陶瓷台灯介绍道,通过义乌的外贸渠道,这些产品销往伊拉克、阿联酋等国家,今年已接到2000余单。
“曾经有意大利客户为百款产品砍价十几个小时,现在通过3D打印,小批量订单也能快速响应。”王东的话揭示了生产模式的转变。这种转变直指产业链核心痛点:德化企业长期以来“大单定制”,难以适应义乌市场“小批量、多批次、动态补库存”的特点。而3D打印使研发周期缩短70%,人力成本降低60%,恰好匹配了义乌市场“小批量、多批次、动态补库存”的典型需求。
内外贸产业链协同升级
从德化的生产到义乌的全球市场,这种“德化生产+义乌出口”的模式,正在重塑德化陶瓷内外贸产业链格局。而中国白·德化瓷义乌优品选品中心则是产业链协同的重要枢纽。

义乌推广展示中心展出的德化陶瓷(吴有森 摄)
“我们就像企业的业务员驻点义乌。”泉州优品出海(义乌)工作组成员江双湖的话道出了角色定位。今年3月份,泉州优品出海(义乌)工作组进驻义乌,江双湖的日常工作就是穿梭于国际商贸城与陶瓷企业之间。一份《义乌德化经销商信息表》密密麻麻标注着37家经销商的主营品类、采购周期和目标市场,这是他用三个月时间走访调研的成果。
“最初企业对义乌模式普遍抵触,觉得‘小单多批’会打乱生产节奏。”江双湖回忆,工作组进驻义乌后,用“走出去+请进来”的策略打破僵局——邀请义乌一米供应链团队3次到德化选品对接,组织10余家陶瓷企业负责人前往义乌考察洽谈。
5月26日,中国白·德化瓷义乌市推广展示中心暨中国白·德化瓷义乌优品选品中心顺利开馆,20多家陶瓷企业的数百件日用瓷、西洋工艺瓷共同组成“德化方阵”,开馆首日就吸引来了5000多万元意向订单。目前,已有25家陶瓷企业入驻,促成3家企业与经销商合作,新增采购近百万元。

在义乌推广展示中心,工作人员介绍德化陶瓷(吴有森 摄)
今年以来,德化积极推进“优品出海”,以义乌为重要支点,通过一系列举措推动本地陶瓷“走出去”,实现“德化造 义乌卖”的良好开局,为县域特色产品出海探索出有效路径。
“这不是简单的卖产品,而是产业链的全球协同。”江双湖介绍,德化正构建“生产端集聚——平台整合——全球分销”的闭环体系:4000多家陶瓷企业形成产业集群优势,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提供技术支撑;义乌平台则匹配全球客商需求,并整合仓储、物流、通关等一站式服务,拓宽市场。
当前,德化县正持续优化“优品出海”相关工作,进一步优化现有销售渠道,评估选品中心运行情况,吸纳潜力企业入驻,扩充高附加值产品;强化对接与分销,发挥选品中心线下窗口作用,同时借助线上系统扩大销售半径;并打通合作堵点,推动相关项目和金融服务落地,让更多“德化造”通过义乌走向全球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