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中华陶瓷网 [简体版] [繁體版] [网通站]  关于我们   客服中心
中华陶瓷网
 网站首页 行业专题 人物专访 陶瓷收藏 电子杂志 陶瓷装饰 经营管理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直通产区 福建德化 景德镇市 佛山潮州 山东淄博 湖南醴陵 河北唐山 本网动态 网站建设
首页  资讯  企业  产品  供应  求购  展会  招聘  搜索  文化  商城  名家  技术  图库  百科  营销管理  陶瓷之路
原料
产区德化 广东 江西 山东 湖南 四川 河北 晋江 其它 | 日用陶瓷 工艺陶瓷 建筑陶瓷 原料辅料 卫浴陶瓷 陶瓷机械
 您的位置: 首页>行业资讯>>产区动态>>德化>>|
潮声丨畅销全球,德化白瓷的出海密码是什么?

发布:2025-10-11 14:33:23  来源: 浙江日报  [字体: ]

潮新闻 执笔 杨世丹

51.jpg

    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举办的“万象本色——中国白·德化瓷”艺术大展 供图:德化县融媒体中心

    近日,在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举办的“万象本色——中国白·德化瓷”艺术大展上,一件件温润如玉的白瓷作品惊艳亮相,打破了许多人对瓷器的固有认知。开展以来,这场展览吸引了超60万观众打卡,刷新了中华艺术宫建馆十年来的单日观展纪录。为了满足观众热情,原本7月18日至9月18日两个月的展期,延展至10月8日,又增加了近一个月。

    德化,这个常住人口不过35万的闽中小县,却以“中国白”之名,将千年窑火淬炼出的白瓷,销往全球19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4年,这里的陶瓷产值集群规模突破600亿元,工艺瓷出口量占全国近80%。

    德化白瓷,为什么能在海外市场如此坚挺?它如何穿越贸易壁垒,赢得全球消费者的心?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走进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探寻其文化出海的深层密码。

52.jpg

    款式多样的德化陶瓷作品。杨世丹 摄

   “东方白金”成为审美共识

    在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里,一件明代何朝宗款的《渡海观音》白瓷雕像静静陈列在玻璃柜中。瓷质温润如象牙,观音的衣袂褶皱间,仿佛还藏着海风的痕迹。博物馆讲解员指着雕像底座的暗纹介绍:“这件作品在欧洲拍卖市场,曾拍出千万元高价。在老外眼中,它是‘东方艺术的巅峰’。”

    据博物馆史料记载,宋元时期,德化白瓷就通过泉州刺桐港,与丝绸、茶叶一同踏上“海上丝绸之路”,抵达欧洲皇室的餐桌与书房。那时,欧洲陶瓷产业尚在萌芽,德化白瓷“比白玉更纯净,比象牙更细腻”的特质,让欧洲人惊叹不已。他们将其命名为“Blanc de Chine”(中国白),视为“东方白金”。

    德化白瓷的文化吸引力,从根源上源于对‘纯粹之美’的极致追求。这种追求,恰恰形成了跨文化的审美共识。

    “不同于青瓷的内敛、青花瓷的细腻纹理,德化白瓷独有的‘象牙白’‘猪油白’釉色,无需依赖纹饰点缀,仅靠瓷质本身的温润质感,便能与西方文化中‘圣洁、简约’的象征产生共鸣。”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德化陶瓷艺术家协会会长许瑞峰告诉记者,西方婚礼以白色婚纱象征忠贞,现代家居设计偏爱白色基调的通透感,德化白瓷的造型与质感,恰好成为这种审美需求的最佳载体。

    为什么德化白瓷能在海外如此受欢迎?或许,正是因为它不只是瓷器,更是跨越时空的审美桥梁。

    这种审美共识,在当代德化白瓷中依然延续。泉州顺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展厅里,记者看到一组融合西方圣诞元素的白瓷摆件格外醒目:圣诞老人手持白瓷茶杯,麋鹿脚下踩着白瓷雪花,瓷质的细腻与圣诞的喜庆氛围完美融合。

   “这组产品每年出口欧洲超万件,老外不仅自己买,还会推荐给朋友。”顺美集团销售部负责人介绍,多年来,顺美集团与迪士尼、可口可乐、沃尔玛等企业合作,生产的日用陶瓷、工艺品等,销往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让来自全世界的游客感受到德化陶瓷文化的魅力。

    作为德化陶瓷出口的龙头企业,顺美集团的海外布局堪称“文化共情”的典范。从上世纪90年代组建百人设计团队,深入研究海外市场需求,到邀请老外共同参与创作、共享知识产权,顺美始终避免“中国元素的堆砌”,而是将德化陶瓷的工艺优势与海外生活场景深度结合。

    “我们通过挖掘传统文化,创新打造国潮IP,生产出能真正融入消费者日常生活的优质产品。”公司董事长郑泽洽告诉记者,公司还举办陶瓷与海上丝绸之路展览,开展文化交流活动。

    在此基础上,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贸易形势,“文化出海”正成为德化陶瓷“走出去”的新赛道。2023年启动的“中国白·德化瓷”国际巡展,计划用5年时间在全球五大洲20多个国家举办文化交流活动,实现“全域绽放”的破圈突围,目前已在美国、德国、荷兰、阿联酋、马来西亚、泰国等10多个国家落地。

53.jpg

    客商在“中国白·德化瓷义乌选品中心”挑选产品。 供图:德化县融媒体中心

    古与今、内与外的双向交流

   “德化白瓷拿在手里像羽毛一样轻,却比玻璃杯结实多了。”美国采购商艾米丽捏着一只白瓷杯反复查看,指尖划过杯壁时,忍不住对身旁的德化商家感叹。

    这份“轻而不脆、润而不滑”的特质,藏着德化人数百年的手艺坚守,更离不开当代工匠、传承人与院校共同织就的“活态传承网”——让千年白瓷既能守住本色,又能跟上全球市场的节拍。

    年轻一代传承人能否应对全球市场的快速变化?或许我们能从“90后”陶瓷大师、公司创始人许丽枝找到答案。

54.jpg

    韵丽陶瓷有限公司的陶瓷作品。 杨世丹 摄

    记者走进韵丽陶瓷有限公司的展厅,这里陈列的陶瓷产品栩栩如生,花瓣颜色绚丽多彩。“为了调配出这样鲜艳的红颜色,我们一直在做实验,花了整整两年时间。”许丽枝介绍。

    该公司创作的《<虚谷长馨>之塞尔维亚凤凰花》《瓷盘丁香花》《夏荷》等作品正是通过现代数字化技术结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美学元素而设计的,同时通过国礼的形式走向海外,备受欢迎。“未来工艺美术行业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数字化技术如3D打印、AI设计将赋能传统技艺,推动个性化定制;跨界融合,如‘非遗+科技’‘工艺+文旅’将催生新业态。”许丽枝说。

55.jpg

    陶瓷作品《<虚谷长馨>之塞尔维亚凤凰花》 杨世丹 摄

    在数字化变革的时代,德化白瓷的匠心传承如何面对挑战?许瑞峰与徒弟的传承,则诠释了德化白瓷“活态发展”的核心逻辑。

    近日,记者走进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许瑞峰工作室,他正手持“中国白”瓷杯与北京商客细语,博古架上,薄胎瓷像透光如月。

    许瑞峰带徒弟已有38年,从1987年至今,已教出百余名徒弟,不少人成了德化陶瓷出口的中坚力量。“选徒弟不看出身,就看两点:有没有灵性,肯不肯下苦功。”许瑞峰告诉记者,“林吉祥让我印象深刻,他十七岁就跟着我学手艺,从事传统陶瓷创作20多年,创作出很多优秀的雕塑作品。”

    作为泉州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的教授,许瑞峰每天去学校上课,课堂就设在实训室。“光讲理论没用,得让学生上手做,把千年工艺结合中国传统文化更好地传承下去。”

    据悉,这所位于德化的职业学院,如今是当地的“陶瓷人才摇篮”,在校学生6000余人,七成是陶瓷相关专业。

    数据显示,2015年至今,德化陶瓷企业数量从2000多家增加到4500多家,其中规上企业从114家增长到250家;产值集群规模从188.2亿元增长到663亿元。其中德化现有陶瓷从业人员多达10余万人,每3个常住人口中就有1人从事陶瓷产业相关工作。

    这种传承不止于本土,更延伸到国际交流。塞尔维亚籍博士安娜作为泉州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引进的海外人才,她设计出“塞尔维亚凤凰花与中国竹子”融合的白瓷设计方案,与德化工匠共同创作的“丝路花开”白瓷摆件,在今年的德化国际陶瓷文化周上被塞尔维亚驻华大使当场收藏。

    “我第一次看到德化白瓷时,就被它的细腻打动了。”安娜说,她希望通过自己的设计,让更多欧洲人了解德化白瓷,也让德化白瓷融入欧洲文化,“这不是单向的‘输出’,而是双向的‘交流’。”

56.jpg

    车间师傅将合格陶瓷摆放在货架上。杨世丹 摄

    千年工艺玩转全球大市场

    为何德化白瓷在海外能实现“持续火爆”?德化县陶瓷办副主任寇婉琼告诉记者:“出海从来不是单一产品的输出,而是千年工艺基因、跨文化共情能力与产业生态韧性的深度融合。这才是它能穿越贸易周期、打动全球消费者的关键。”

    从“爱陶瓷”产业互联网平台的搭建,到俄罗斯跨境电商对接会的举办,再到塞尔维亚籍博士的加入,德化正以“开 放协作”的姿态,构建文化出海的新范式。

    记者从德化县工业信息化和商务局了解到,前不久,1688德化陶瓷选品中心正式落地德化中国陶瓷电商物流园,作为1688在全国设立的首个陶瓷选品中心,该中心落地将进一步推动德化陶瓷产业带的数字化升级和国际化发展。

    “2024年,1688德化产业带交易规模已突破50亿元,展现出深厚的产业基础和数字活力。此次以‘线上平台+线下展厅’双驱动模式,整合德化优质产业资源,直连全球市场,旨在打造规模最大、品类最全的陶瓷数字供应链平台,全面赋能德化陶瓷品牌化、数字化、国际化发展。”德化县工业信息化和商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道。

    福建德化杰沐工艺品有限公司的故事,则生动诠释了“小产品也能做出大市场”。这家以生产杯子、碟子等日用品为主的企业,年出口量过亿,总经理罗燕分享了一个特别的“生意经”:“每年我们都会参加广交会,聊天时就摸清他们喜欢的图案,比如套娃、雪景等,产品总能精准命中需求。”

    去年,该公司根据国外客户的建议,设计出独具特色的冰箱贴,上线后仅三个月就卖出10万件。

57.jpg

    福建德化杰沐工艺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陶瓷碟子  杨世丹 摄

    此外,德化打造的中国陶瓷产业互联网平台——“爱陶瓷”,则为中小企业出海搭建了“快车道”。2018年上线至今,平台已入驻企业超2000家,覆盖德化、宜兴、景德镇等多个产区;线下4000㎡的选品中心,涵盖700多家工厂的超7万款产品,从茶具、餐具到文创产品,应有尽有。

    “我们不仅是销售渠道,更是资源整合平台。”平台负责人涂荣标介绍,去年通过TikTok直播推广的“防烫自动茶具”,因设计新奇吸引超100万次播放,美国、澳大利亚的订单源源不断;小红书旅游博主通过展厅拍摄种草,也带动了大批陶瓷产品的销量。更贴心的是,平台无需商家进货,直接对接仓库发货,大大降低了中小企业的出海成本。

58.jpg

    “爱陶瓷”线下采购平台 杨世丹 摄

    数据显示,德化自营出口额从2015年的14.16亿元增加到2024年的39.21亿元——全球订单在这里汇聚,国际创意在这里落地,陶瓷技艺在这里迭代,这座小城已成为全国最大的陶瓷工艺品生产与出口基地,拥有自营出口权外贸企业800多家,产品销往全球190多个国家和地区。同时,德化已在海内外布局56家“中国白·德化瓷”推广展示中心,在法国、荷兰、新加坡等地建设7处海外仓,构建起连接全球市场的线下实体网络。

    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王焕指出,德化白瓷的文化出海成功在于其巧妙地将传统工艺与全球审美融合,形成了从“产品出口”向“品牌国际化”和“文化交流”的多维度转型路径。这种模式为其他中国传统文化产业,如景德镇青花瓷或宜兴紫砂壶,提供了宝贵借鉴:数字化赋能全产业链生态构建,能有效应对全球化挑战,同时借助数字平台的兴起,中外文化可通过国际巡展、跨境电商及海外合作,实现更深层的互鉴与共赢。

上一页 [1] 下一页
共有  条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推荐产品 更多...
同乐
包邮特价:360
荷叶瓶
特价:499
辉煌腾达
特价:488
幽梦
包邮特价:1299
陆羽品茶
包邮特价:888
凌云骓
特价:488
自在春风
特价:599
欢天
特价:999
竹之语
包邮特价:1999
和和美美 甜甜蜜蜜
包邮特价:699
烟雨江南
包邮特价:2999
上善若水
包邮特价:2660
 ·本类最新 更多...

 >> 国际新闻 更多....
 >> 福建德化 更多....
 >> 广东产区 更多....
 >> 江西产区 更多....
 >> 企业新闻 更多....
关于我们  本站新闻  产品服务  帮助中心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 2006-2014 中华陶瓷网 Ctaoci.com 电子邮件:wxchina#qq.com
闽ICP备10020107号-1


扫一扫
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