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窑陶瓷装饰的最大特点是首创史无前例的釉下彩绘画和首创用书写的诗歌作为装饰。
①釉下彩绘画装饰
长沙窑瓷的绘画题材,其内容非常广泛。其中:
人物画——有古人、洋人、仕女、儿童、力士和匠人,渔人等等。
动物画——有怒狮、奔豹、跳鹿、咩羊、骏马、飞凤、翔鹤、回雁、鹭鸟、小雀、吞珠的鱼和靺羯、游龙等等。
花鸟画——有莲花、芙蓉、木槿、水仙、菠萝状花果和不知名的山花、水草。
风景画——有祥云、远山、危石、高塔、芦苇、帐篷、椰树林和不知名的树木,此外还有不少抽象图形等等。
可是在《邛窑古陶瓷研究》中却见不到一件釉下彩人物画和动物画。花鸟画中也只是小草而不见禽鸟。
②题诗装饰
据《长沙窑》记载:1983年发掘出土物中有题诗、题字和款识的共248件。其中题诗制品共193件。可是,翻遍《邛窑古陶瓷研究》一书,这本洋洋463千字的大作中竟找不出一件“题诗”制品。
谈到时间和空间,除了窑口烧造的历史外,还有国内外市场的远近和大小。
张文说:“可以肯定,中唐以前,邛窑瓷器产品就已经出口海外了。国内岷江流域,沱江流域和长江流域沿岸地区,大运河故道和海外各国都出土过邛窑瓷及其残片。”
以上所谓“海外各国”是指海外所有国家?还是少数几个国家?张文又说:“美国专家葛维汉先生等写了《邛崃陶瓷》一文。在此之前,葛先生为了写《邛崃陶瓷》这篇文章,又专程去欧美访问了一系列博物馆。”他说:“在大英博物馆和加拿大多伦多的皇家安大略博物馆都发现了与邛窑出土遗物极为相似的各种瓷片。”
以上引文中的材料,含糊其辞。如与“邛窑极为相似的各种瓷片”——不等于就是“邛窑”制品。所谓大英博物馆和加拿大多伦多皇家博物馆的藏品——也不等于是当地出土的“邛窑”制品,而《长沙窑》所介绍的长沙窑制品则全部指出土实物标本而言。据《长沙窑》第五章,国内外出土的长沙窑产品记载:“国外发现长沙窑以朝鲜、日本、印度尼西亚、伊朗较为丰富,泰国、菲律宾、斯里兰卡、巴基斯坦、阿曼、沙特阿拉伯、伊拉克、肯尼亚、坦桑尼亚等国较少。”又说“国内出土的长沙窑瓷器的地点有江苏扬州、邗江、镇江、徐州、吴县、无锡、上海市。浙江宁波、新昌。安徽合肥、淮南、寿县、肥东、肥西、巢县、定远、宿县、亳县。广东高州、揭西、增城、西沙群岛。广西乐平、昭平、藤县。陕西西安、河南洛阳、河北石家庄、江西安运、湖北武昌、湖南长沙、衡阳、郴州、常德、益阳、澧县、安乡、津市。福建。”这里唯独没有四川。
也许“蜀道难,难如上青天”,交通太不方便了吧
张文说:“邛窑工匠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来到潭州,在今长沙市铜官镇瓦渣坪建窑烧瓷,迅速地让成熟的高温单色釉,乳浊绿釉,高温彩绘瓷和模印贴花等邛窑工艺之花在新的地方灿烂开放。并非是群众性的偶然的自发行为。”
上述言论也没有根据。
张文说:“长沙窑的工匠在瓷器上大量题写诗文实属首创,成就卓越,值得大书特书。但这种现象是在如下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时代背景下产生的。唐代成都既是商旅城,也是文化城,文人荟萃,诗词鼎盛,中唐以前,王勃、李白、杜甫、薛涛等中华文坛上的巨星,都曾在成都展现才华,其影响巨大,深入民间,邛窑陶瓷工匠受唐诗熏陶势在必然。”
既然如此,为什么邛窑陶瓷工匠不把诗文书写在邛窑之上。哪怕只有一首。相反的,却异想天开的把“值得大书特书”“实属首创”在陶瓷上题写诗文的桂冠加在邛窑工匠的头上﹖
张文又说:“为了躲避战乱,永泰元年765,诗圣杜甫从成都草堂出发,经南河到岷江、长江,顺江而下,经嘉州、戎州、泸州、渝州至云安、迁夔州。抵江陵、入岳州、大历四年769二月到达长沙……据考证,杜甫迁入湖南境地之后两三年曾多次往返铜官,且在铜官石渚一带,又留下《铜官渚守风》一诗,诗中完全没有瓷业窑火的影子。”
文中说,杜甫大历四年769到达长沙,两三年曾多次往返铜官。也就是说大历四年769,再加上三年即772年,他暂居铜官石渚一带。撰写的《铜官渚守风》一诗。诗中没有见到长沙窑火的影子也就是说“772年”时长沙窑还没有出现。
张文如此轻易否定当时长沙窑的存在,似乎太轻率了。因为事实并非如此。长沙窑产品早在763年已经燃起了炉火,进入生产——例如,长沙窑生产的碗形灯。是长沙窑产品中所特有的品牌。同时代其他窑口中罕见。这种碗形在长沙和益阳唐墓中均有出土。其中1952年颜家岭M955出土的碗形灯时代较早,根据与碗形灯同时随葬的CI式盘口四系瓶和开元通宝铜钱共存。其相对年代约相当8世纪中期。又:益阳赫山庙唐宝应二年763邓氏墓也随葬有长沙窑碗形灯。由于该墓有年代可考,从而可以证明长沙窑生产的碗形灯的绝对年代不会晚于唐宝应二年。
张文说:杜甫772年在长沙窑区的铜官石渚没有见到“瓷业窑火的影子”,如今益阳邓氏墓出土了宝应二年的长沙窑碗形灯。也就是说,早在杜甫还没有到达铜官的九年以前,长沙窑已经燃起了窑火,并生产出了碗形灯。
因为杜甫是诗人,不是今天旅行社的导游者。导游者会向旅客介绍铜官石渚的主要景观。而诗人写诗则是有感而作。诗人不写长沙窑并不等于长沙窑并不存在。
张文说:“邛窑工匠被迫离家,到达人生地不熟的异地他乡,当然要在其作品中抒发‘一别千里,来时未有期,月中三十日,无夜不相思’了,如果长沙窑的工匠只是来自相距仅一小时或半日的水程或陆程的岳州窑系的樟树港窑、湘阴窑,那么他仍然生活在本乡本土,怎么会产生那么多的思乡情绪并大量在其作品中表现呢﹖”张文又说:“‘孤竹生南岭’——如果是岳州窑的工匠来到长沙,本乡本土多亲戚,何必自喻‘孤竹’而邛窑工匠或迫于躲避战乱或迫于官府之命,告别父老乡亲远离家乡,漂泊到千里之外的异地他乡,人生地疏,从而比喻自己‘孤竹生南岭’——这才是合乎情理的理解呀。”
张先生真是太小看长沙窑的诗文了。长沙窑的诗文中既没有提岳州窑,也没有提到邛窑的四川。但诗中提到洛阳、扬州和万里外。如:
洛阳——自从君去后,常守旧时心。洛阳来路远,瓦用几黄金(图7)。
扬州——一双青鸟子,飞来五两次。借向舡轻重,附信到扬州(图8)。
万里外——人归万里外,意在一杯中。只虑前程远,闻讯待好风。
长沙窑的诗文里涉及的路程,不仅仅是“千里外”的洛阳或扬州,而且还有万里外的异国他乡。——怎么说是指邛窑的四川呢。
据《长沙窑》介绍,四川没有发现长沙窑制品,据《湖南古墓与古窑址》介绍,长沙出土的514座隋唐墓和500多座古窑址中没有发现一件邛崃窑产品。
相反,震惊全世界的古陶瓷新发现在万里以外的印尼出现了——1998年至1999年,印尼“黑石号”沉船打捞出六万余件中国瓷器,有越瓷、唐三彩、唐青花和长沙窑瓷等,其中有长沙窑瓷达五万余件,占整个古陶瓷器的90%,可是“黑石号”沉船中没有发现一件邛窑制品。
长沙窑的匠师们志在千里,邛窑工匠连“一别行千里”尚且满怀惆怅,哪里还谈得上远涉重洋跨出“万里外”的异国他乡。
何况根据“姐妹窑”的烧造工艺分析,“邛窑”与“长沙窑”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别。甚至截然不同,“邛窑”匠师不可能成为“长沙窑”的创烧者或主力军。
最后,我仍然用我曾经对“姐妹窑”评说中的三句话作为本文的结束语:
1、邛窑和长沙窑是一对孪生的“姐妹窑”。
2、妹妹长沙窑比姐姐邛窑漂亮。姐姐好比西汉卓文君,妹妹好比唐代杨玉环。文君才华横溢,玉环美若天仙。
3、岳州窑也许就是姐妹窑的阿妈或阿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