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保投资效益
精细化财务管理对于投资管理决策有着更细致的要求,即要求决策中力求“精”,强调理性投资,不管对内、对外投资都以有助于企业长期战略发展目标为决策前提,防犯“做大做空”;在事中和事后的控制、监督和考核评价中则体现“细”,确保投资的保值和增值,努力提高投资效益。
比如义乌的这个吸管厂,为了节约成本,提高投资效益,公司甚至到了一切都“丝丝入扣”的地步:夜里的电费成本低,公司就把耗电高的流水线调到夜里生产;吸管制作工艺中需要冷却,生产线上就设计了自来水冷却法……所以有效降低成本的方式方法,都源于精细财务管理的细致入微的分析结果。
准确地说,精细化财务管理就是要求将财务管理触角延伸到公司所有的生产经营领域,实现财务管理与经营业务的协同发展。
服务于日常生产经营,就要求财务分析“从财务的观点来看经营,从经营的观点来看财务”,对重点业务和重要财务变动情况进行跟踪,定期或不定期地提出各种财务分析报告,如,运输生产情况分析、成本费用支出情况分析、主营业务收入分析、财务收支情况分析、固定资产投资效益分析、下属企业经营效益分析以及针对生产经营中的特殊业务进行专项分析,如航线联营结算分析、专机经营情况分析等。及时主动将生产经营相关数据反馈给公司领导和生产运输部门,客观揭示了公司经营的全貌,为公司经营决策提供依据,确保经营方向的正确。
分析这家吸管厂的财务管理可以看出,吸管厂采取的是以成本为起点的预算管理模式。这种模式以目标利润为依据,以市场价格为已知变量来规划公司总预算成本,再分解到公司的各个部门,建立约束各预算单位行为的分预算成本。通过严格控制预算执行过程,考核预算执行结果,及时纠正调整偏差,将公司的经营目标渗透到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有效推动了“大财务”战略的实施,增强了企业的竞争能力。
再比如温州一个生产小礼品的厂家,单个产品的平均利润空间为3元钱。成本控制就需要运用精细财务管理逐项分析,并且逐项改善。在具体实践中,将各项成本,特别是可控成本,分门别类细化到最末端,然后在总量控制的基础上,将各成本项目考核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到人或物,对责任人或单位进行考核。比如将电话费细化到每一部电话,办公费细化到每一位职工,制定出各部门、各处室、各项费用甚至每位职工的支出限额。在精细量化的基础上,结合各部门的特点,推出了3套成本考核方案:在车间厂房考核每小时消耗指标和全年生产费用支出指标;对行政办公部门费用开支实行刚性约束,“限额支报、超支不补”;对市场部门的费用开支则采取“以收定支”的方法,进行弹性预算管理,费用额度随实现的销售收入浮动,即实施了控制,又保护了生产积极性。这些措施使生产过程中的物耗和费用得到有效控制,促使各部门自觉建立“购、存、领、耗”全过程的成本管理制度,杜绝了人为浪费和营私现象,并在全体员工中牢固树立了成本观念。目前该厂从一只笔、一张纸,到几十万元的生产项目;从主要生产部门到后勤管理部门,各项成本费用都处于有效控制中。
优化财务管理手段
为确保精细化财务管理能够顺利实施,企业应该针对财务管理工作的特点及企业实际,建立三级手册管理制度。第一级,即公司级的《计划财务手册》,该手册对公司计划统计管理、财务制度、会计制度、资产管理、合同管理、成本费用开支管理、收入结算管理、会计工作管理、财务监督及财会人员管理等方面所应遵循的基本制度、规定以及相应的管理办法、流程作了总括性的规定,是其他两级手册制定的基础和依据;第二级,即部门级的《计划财务部管理手册》,该手册则主要阐述财务部门主要工作职责,及各主要岗位的工作流程;第三级,即处室级的《岗位业务手册》,该手册是一、二级手册的延伸、补充和细化。它以一、二级手册为基础,结合各岗位业务特点,总结以往的工作经验,详细规定和说明每一个岗位、每一项财务工作的办理程序、会计处理、工作台帐、关联信息、注意事项、经验教训和资料存放等内容,并在使用的过程中根据业务变化及时修改和补充。
三级手册管理制度的建立,可以使企业在精细化财务管理体系中起到奠基石的作用:一是明晰和规范财务管理工作,使各项业务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减少工作盲目性和随意性;二是及时将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及其解决办法书面化,使这些宝贵经验和知识得到保存和积累,避免今后在同类问题上再犯错误或多走弯路;三是为不同岗位间的业务交流和新员工培训提供学习材料,促进岗位流动,为培养业务全面的综合性人才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