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文·高特进入坎普拉德的生活时,宜家正处于十字路口的艰难抉择之中。那时邮购行业的竞争异常激烈,甚至到了令人无法忍受的边缘。这样的事例满目皆是,哈博-阿斯吕加生产的迈尔比铁板就是一例,开始坎普拉德卖给顾客时暂时定价为23克朗。随即冈纳降价到22.5克朗,坎普拉德又跟着降到22克朗,就这样交替降价,始终僵持不下。
逐渐地,价格大战影响到了质量:铁板变得越来越薄,也越来越不好用。家具也逃不过同样的命运,人们日益增多的抱怨让坎普拉德看清了形势的发展,邮购业江河日下的声誉使这种商业形式危在旦夕,长此下去,宜家的前景堪忧。邮购的根本问题在于,顾客自己无法接触到商品而只能依仗广告和商品目录上的说明。然而消费者权益保护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欺诈现象时有发生。
要么听任宜家自生自灭,要么找一条既可以保持消费者的信任又可以赢利的新出路,坎普拉德所面对的是何去何从的重大决定。
如何才能摆脱“价格超低质量越差”的恶性循环呢?与斯文·高特的一番彻夜长谈之后,坎普拉德感觉也许可以试一试长期性家具展览与销售的做法。人们可以来亲眼看看他们的家具,并对不同价位的商品质量加以比较。
埃耳姆哈耳特的阿尔宾·拉格尔布莱德家具店为坎普拉德提供了一个好场所。坎普拉德以1.3万克朗的价格买下了那幢多少有些破旧的大楼,当时看来实在是一笔相当大的金额。不过相比之下,现在这座现代化的超级商场价值几近2.5亿克朗。相比之下当初的决策完全合乎理性。
1952年春天,宜家通讯最后一次以增刊的形式出版,同时他们对一些自来水笔和几百张圣诞卡等小件商品进行清仓处理。坎普拉德正式地向顾客们宣布,宜家今后将只出售家具和国产货。在小册子的封底,人们还可以在第一批现货家具的目录上订购。
就这样,坎普拉德成了一名家具经销商。
到了那一年的秋天,他们完成了目录的后期工作,并赶在1953年3月18日展厅式销售的家具商场开张之前把它印出来。目录用的是条纹纸,配着黄颜色的封面,其中的主打商品是一种叫做米斯特的扶手椅子。在埃耳姆哈耳特远郊农场的起居室里,坎普拉德仍然保留着一份目录做纪念。
坎普拉德清空了拉格尔布莱德家具店里的垃圾,刮掉了墙上的油漆和石灰,装上新的窗子并钉上梅斯奈纤维板。然后把家具分别摆放在两层楼上。他们把便宜的铁板放在一起,把质量更好但贵出5克朗的铁板放在它们旁边。后来人们的表现刚好合坎普拉德的心意,因为他们都明智地选择了比较贵的那种。
正是从那时起,坎普拉德创造了现代宜家经营理念的基础,而且这个理念基础在今天仍在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