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5年来,许多管理大师在中国引发流行,从彼得·德鲁克到杰克·韦尔奇,从迈克尔·波特到菲利普·科特勒,各种理念也被广泛传播,从三字经式的ERP、CRM到基业长青、执行等等,也出现几个貌似大师的本土管理理念倡导者……各类商业媒体在流行管理理念的传播中推波助澜。
人们需要管理大师和他们创造的理念,但如果我们只是不假思索地接受他们的理念,或许也能受到很大的启发、能够改善管理水平,不过我们可能无法让这些理念发挥最大的作用。为了把管理理念应用到我们的管理实践,我们需要问以下这些问题:大师是怎么产生的?换个方式说就是,这些理念是怎么创造出来的?什么样的理念会流行或我们为什么乐于接受它们?我们该如何理解和应用这些理念?
这篇文章的绝大部分读者相信都是管理理念的“消费者”,所以我要说的实际上是大师们是怎么把理念创造出来、传播出去的。了解大师们是怎么做的,有助于我们更精明地消费:买什么不买什么,什么时候愿意被广告吸引什么时候拒绝那些说辞,我们怎样把那些理念在自己所服务的公司中推行下去。
为什么要破除管理神话?
经过多年管理理念的传播,我们早已经超越崇拜某个管理大师或者理念、乃至全部照搬的阶段,这是因为管理是个实用的事物,每个人实际上都是按照其需要而进行选择。但是,在中国,关于管理理念仍有一个影响深远的神话(Myth)需要首先澄清,它就是,有些管理理念是对的,有些是错的。比如说,很多人会宣称科层制的组织是低效的,泰勒科学管理所说的严格动作设计已经不再适用,实际上,科层制是当今大部分组织设计的基础,科学管理背后的心理假定(重新设计工作任务以提高工作效能)仍然影响着我们。
只有破除心中对错之分的神话,我们才能看到,管理理念是一层一层累积出来的。不断涌现的、宣称彻底颠覆以前理念的管理时尚容易让人产生极具误导性的比喻:一个波浪冲刷过海岸之后,又被下一个海浪替代。实际上,管理理念不是海浪,而是一个又一个海浪冲刷过后沉积下来的东西。破除这个神话,我们才能看清管理大师,学会正确应用他们创造的理念。
管理大师做什么?
管理大师的出身有很多类,大概可以分为这样四种:学术明星、管理实践者、咨询顾问和新闻媒体出身的人士。营销大师科特勒、战略大师波特都是学术明星,韦尔奇是企业管理者,汤姆·彼得斯、大前研一是咨询顾问,新闻媒体出身的大师不多,知识管理的倡导者、《哈佛商业评论》现任主编斯图尔特是比较知名的一个。
不过,无论他们出身在哪个领域,作为管理大师,他们做的基本上是三个方面的工作:与公司交往,思考与写作,在大小会议上提出自己的理念。这是托马斯·达文波特在讨论管理理念如何发挥作用的《最优理念》一书中所总结的,这里不妨一一解读。
第一,管理大师们与企业交往,或者从事研究,或者提供咨询服务,或者是作为媒体人士去报道他们的故事,或者就在企业中从事管理工作。一位学术界的大师这样谈到他如何在与企业的交往中完善理念:“把理念讲给他们听,看他们的反应,听他们的意见,使我能够挑选出最切题、最可能成功的理念。我不会声称自己是理念的原创者。我是理念的解说者和推广者。”平衡计分卡是近年来被广泛应用的一个管理技术,它最早是由模拟器件公司的质量经理阿特·施奈德曼这位中层管理者创造出来的,哈佛大学的罗伯特·卡普兰教授等发现它、完善它,并推动了它的传播。
第二,管理大师们思考和写作,写书、写论文、为杂志报纸撰稿等等,这一点无须过多解释,我们通常都是通过图书和报刊文章了解大师们的理念的。
第三,他们必须通过出席各种各样的会议、发表演讲来向外界传达信息,现在他们有时还不得不利用电视那样一个无法深入探讨问题的媒介去宣扬其理念。对管理大师来说,演讲非常重要,这是因为口头交流是管理者从事工作的方式,有人说,“管理是一个有声的世界,人们以亲身交往而不是书面往来的方式进行着教学、帮助和劝说工作。”
一般说来,学术界的大师和管理实践者有很大的不同,学术界大师需要的是说出有吸引力的话题,那些成为大师的管理实践者通常是利用他们的个人魅力重复一些“常识”。在《管理宗师》中,作者胡克金斯基说: “一个读者群总会对他们原来所持的观点相反的见解感兴趣。所以大师首先要明确限定要谈的主题,然后再提出与之对抗的命题。”学术界大师的智慧就在于,他们有能力也愿意驳斥尽可能多的原有构想。管理实践者所说的理念能起作用是源于他们个人的经验与魅力,“他们向人们提供了行动指南,这种指南若是由其他人提供,则不具备这种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