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2月,原本想挫一挫后起之秀比亚迪锐气,并企图除之而后快的全球充电电池厂商老大三洋公司,花了漫长的两年多时间,苦于难以找到强有力的证据证明比亚迪有罪,不得不放下架子,主动向比亚迪抛出了和解的信号。
比亚迪特色
比亚迪的出现,确实让三洋很头痛。
1993年,比亚迪创始人王传福从一份国际电池行业动态中得知日本将不再生产镍镉电池。他立即意识到这是中国电池企业的一个黄金机会,决定马上生产镍镉电池。
1995年,王传福成立深圳比亚迪公司。但终究是白手创业,对要花千万元的生产线王传福无能为力。他干脆凭借技术,自己动手做关键设备,然后把昂贵的生产线肢解成一个个可以人工完成且便宜又实用的工序。这种半自动化半人工化流水线成就了一种“具有比亚迪特色的成本管理模式”:比亚迪每支锂电池的生产成本只需1.3美元,而最大竞争对手三洋的成本是4.9美元。
凭借巨大的成本优势,比亚迪先后拿下台湾大霸、日本NIKKO、飞利浦等厂商的大额订单。近几年又与摩托罗拉、诺基亚以及国内新兴的波导、TCL等手机厂商的合作,更使得包括三洋在内的日本电池厂商,基本被比亚迪挤出了中国手机市场,而且比亚迪还深入到了日本市场,抢起日本电池厂商的饭碗来。
面对比亚迪的步步紧逼,三洋试图用专利大棒打压比亚迪。
2002年9月,三洋气势汹汹,将比亚迪以及其分公司比亚迪美国告上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南部地方法院,指控比亚迪侵犯包括“锂二次电池”及“确保保护性电路可靠性的电芯”两项专利。诉讼的主要对象是面向手机和笔记本电脑的锂离子充电电池。涉及的专利诉讼要求禁止比亚迪向美国出口及在美国销售比亚迪公司的锂离子充电电池,并且赔偿损失。
但在长时间的取证中,三洋虽费尽心机,但毫无实际性进展,加之比亚迪对三洋的索赔要求提出的抗辩和反索赔,使得三洋不得已主动妥协,撤消其对比亚迪的侵权诉讼。2005年3月,比亚迪和三洋双方签署正式和解协议。
兴奋剂
目前在镍镉电池领域,比亚迪全球排名第一,镍氢电池排名第二,锂电池排名第三。比亚迪已成为与老大三洋、老二索尼比肩的全球第三大电池供应商。
电池领域赢得的辉煌业绩,好像成了王传福进军汽车业的兴奋剂。
2003年1月,王传福以2.7亿元收购秦川汽车77%的股权,高调进入汽车行业,企图致力于燃油汽车、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的研发与生产,用电池产品的利润来支持发展汽车业务。“面对一块每年增长60%以上的肥肉,谁不想吃。”王传福说,“中国的汽车市场非常大,中国有几千万摩托车用户,有4亿个自行车用户,5年10年后,这些人也许就是汽车用户。”
对王传福的壮举,投资银行和基金经理在一开始喝的却是倒彩:秦川汽车竞争力并不足,比亚迪收购价格过高,且与比亚迪的主营业务还不相关。摩根还将比亚迪的评级由“买进”改为“卖出”。同时,香港股市反应剧烈,比亚迪的股价连跌3天,由18港元跌至12港元。
但这跟王传福造车的决心似乎丝毫不相干。王传福一边追加投资,增持秦川汽车的股份至95%,一边将秦川汽车更名为比亚迪汽车,并成立比亚迪汽车销售公司,组建汽车研发队伍。结果,比亚迪股票大跌之后疯狂反弹,一度走高至23港元,社会上关于比亚迪造车的舆论转向利好。
事实上,王传福也在用业绩说话。在被收购前的2002年,秦川“福莱尔”销售1.7万辆,收入7亿元,但是利润仅有78万元;收购后,从2003年4月到年底共销售1.5万辆,全年营收5亿元,利润却骤升至1000多万元。即使在行业整体降温的2004年,销量下降到1.48万辆,营收近4亿元,利润也达到了380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