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9月18日,花花牛服饰公司第一家舰旗店在郑州市一马路M城附近隆重开业。
陶健是一个聪明人,在和花花牛谈判期间,他已接触了不少南方的服装加工厂;公司成立后,他即与杭州一家服装企业谈妥了代工事宜;在销售上,花花牛服饰公司采取了以特许连锁加盟的方式扩张。
应该说,花花牛服饰公司的开局相当不错,不到3个月时间,其连锁加盟店就开到了10家。
2005年12月,《经济视点报》记者曾到花花牛服饰连锁店购物。当时,不同花样、款式的童装琳琅满目,顾客来来往往,看起来生意不错。
这一时期,知水公司与花花牛的关系也相当融洽——为花花牛制作了一系列卡通图书。
黯然收场
然而,这毕竟是一场试验。随着试验深入,陶健越来越感觉到不耐烦。
让陶健心有不甘的是,他发现自己逐渐成了一个经销商,“一个卖服装的”,距离自己的动漫理想越来越远,“而且服装并不好卖,从产到销,各个环节都缺人,难度很大”。
“隔行如隔山,服装这个领域水太深。事实证明,当初我们对自己的定位是错误的。”陶健说。
“并不是做不下去了。事实证明我的思路是好的,这条路其实走得通,市场空间还很大。主要是我不应该直接经营、销售,而应该做品牌授权。”陶健说。
陶健表示,“由于自己不懂行”,不到一年时间就“扔进去了八九十万元”。
因此,发现自己走错方向的陶健决定收手,放弃花花牛服饰。
陶健说,2006年以来,他找了不少企业,希望他们能接手花花牛童装,花花牛也同十多家企业有过接触,希望花花牛服饰公司能存活下去。
“但由于观念问题,没人敢接手。花花牛也不愿意自己做。”陶健说。
由此,2006年6月,陶健直接关掉了花花牛服饰公司。
对于花花牛服饰公司的关门,花花牛方面是何态度?连日来,《经济视点报》数度电话联系花花牛,都未获得明确答复。
“当初我们下了很大勇气决定扩展花花牛品牌,结果搞成这个样子,你叫领导们怎么说?肯定不愿意说。”11月4日上午,花花牛集团一位员工对上门采访的记者说。
陶健也感觉挺对不起花花牛的,“没有一直做下去,规划成了泡影”。
陶健表示,他因此经常反思,有不少教训值得反省:比如太理想主义,由于跨行业不熟悉因此难以预见可能的困难,在专业人才上培养、储备不够,等等。
不过,经历了花花牛服饰事件,对于动漫产业链,陶健越发坚定了信心。他表示,以后一定会推出属于自己公司的卡通形象,初步定位为一个传媒产品,通过手机、电视、图书、互联网传播,做成品牌,然后做品牌授权。
“以后我只做品牌授权,不会直接运作市场了。”陶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