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8月26日,我乘坐UA851航班飞往美国纽约,开始了我在美国圣约翰大学为期两年半的留学生活。离开中国之前,我在职场上工作了12年,在市场营销业工作了9年,留学美国花费了我和太太十几年职场工作的全部积蓄。
虽然这两年“海龟”和“海带”的话题已经不再成为媒体关心的焦点,但是关于MBA的讨论似乎更加白热化。我曾经也认真地问过自己,“真的值吗?”
中国“老生”的冷遇和帮助
有一些中国“老生”比我们早几年来到美国,在美国多年的生活经验使得他们有一种非常盲目的优越感。有的人,你叫他中文名字他会老大不高兴,非要叫他英文名字才舒坦,而有的人拿到了工作签证或绿卡俨然一副美国人的面孔和架式。这类老生见到我们这些“留学菜鸟”就躲,生怕自己和中国同学扯上关系。
编辑推荐:
12星座如何招来老板疼爱 盖茨贤妻梅林达的平凡生活
哈佛大学研究的人格分析测验 十二星座面试之成功法宝
高端人才10年跳槽经验总结 老板的脾气你摸得透吗?
记得第一天去学校报到,在MBA学生管理处看见三个中国同学。老师告诉我,他们是我的上届同学,有什么不明白的可以问他们,于是我走过去和他们打招呼:“你们好!我是从北京来的,你们是从大陆来的吧?”听到我的问话这三个同学立刻不作声了,连头也不抬,爱搭不理地做自己的事情。我以为他们没有听到,又大声地重复了我的问候。三个人依然是没有任何回应,而且脸上显出了不耐烦的神色。我当时真有一种被人打了嘴巴的感觉,即便是一个普通美国人对我善意的问候也会非常礼貌的回应。我开始非常不理解为什么到了美国,人会变成这样?
当我成为圣约翰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大陆留学生会主席以后,也曾经多次邀请这三位同学参加学生会的活动,这三位同学均没有出现过,后来我才知道,他们是因为在签证上有这样和那样的问题所以“不敢见人”。他们不是对我,对所有中国同学都是这样。这类“老生”说白了就是怕中国同学给他们“找麻烦”,他们当然仅仅是大陆同学中的一小部分人。但是我不禁要问,出国留学真的要让我们变得如此“异化”吗?
在美国留学最困难的时候,也有太多的中国“老生”无私地帮助我、鼓励我、支持我,是他们给了我很多指点和引导,告诉我如何渡过开始的难关,如何提高学习成绩,如何拿到奖学金,如何能把教授的工作做好等等。他们是我一生的财富,也是我在美国MBA学习中最大的收获之一。
看透美国人的嫉妒心理
另一类非常自以为是的美国人,他们对我的“调教”多是出于美国人“老子天下第一”的心态和不能允许别人比他强的嫉妒心理。平时你在小组讨论中任何一个主意和想法都会引起他(她)的反感和打压。
记得一次,我和另外7位美国同学共同为一家社区银行(RidgewoodCommunity Bank)进行营销策划。我提出利用电话反馈系统记录800线客户电话数量,并了解电话回馈和销售之间的关系的思路。这个主意受到一位“老生”的激烈反对和抨击,他让我拿出做这件事情的理论和实战依据,我列举了DELL电脑公司的800线销售服务系统、中国招商银行的电话营销系统等例子,同时拿出了美国广告文案大师John Caples的著作“Tested Advertising Method”(《测试的广告方法》)来证明我的观点,从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是依据的。他仍然非常不屑一顾地说:“这是你个人的看法,本小组没有办法采用你的观点”。直到Ridgewood社区银行的董事会的一位资深高级顾问对我的做法大加赞同时,这位“老生”的气焰才多少有了收敛。但是后来居然又用减少发言时间打压我,实在令人发笑!说穿了,是有这样一类美国人没有办法接受“第三世界国家”的人比他们强的嫉妒和失落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