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序有度地扩张信用社会总财富才能大量涌现
在现实生活中,任何一个人或者企业要想参与到财富生产的行列中来,这个人或企业就必须首先具备一定的条件。如掌握一定的生产技术,拥有一定的生产资料,雇佣到有相应素质的劳动力,具备一定量的生产原料等。但是,这些参与生产的先决条件并不是每一个人每一个企业都能在同一个时间内全都备齐的。因为在一个自由经济社会里都会存在经济发展不同步的现象,总会有一小部分人通过漫长的原始积累会率先拥有生产的条件,只有他们才会率先生产出剩余的产品。由于更多的人或企业往往还不具备劳动生产的条件,他们也就没有资产做抵押获取信用,也就无法从有剩余的人或企业那里获取到参与生产的条件,也就无法参与剩余产品的生产和交换。由于市场上具备生产剩余产品条件的个人和企业很少,因此市场上可供交易的总剩余产品的数量和品种很有限,交易圈会很狭小,交易的条件就会很苛刻,剩余产品交换的成功率就会很低,后续生产所必需的生产条件也很有可能难以为继,生产剩余产品的热情就会低落,经济总量的增长就会长期乏力。由此可见,正是由于那些绝大多数个人或企业,因为缺少生产条件而几乎无法生产出剩余的产品,也就无法参与到剩余产品的交换中来,市场扩张的规模就受到极大限制,社会总财富就无法大量涌现。
在现行的纸币制度环境下,这种情况表现为,虽然渴望参与剩余产品生产的个人或企业大量存在,但是这些个人或者企业因为经常性地缺少货币,而无法用购买的方式获取从事生产所必备的条件,也就无法形成生产能力;而那些曾经生产出剩余产品的个人或企业,虽然拥有强大的生产能力,但也会因为市场上拥有货币并且愿意购买自家产品者的有限,有效需求不足,导致产品滞销,资金周转困难,社会经济总量的扩张就会遇到无法逾越的困难,甚至已有的生产规模也常常开工不足或者倒闭;拥有大量货币的人,因为看不到有价值的投资项目而继续把货币储藏沉淀起来。因此,现行纸币制度下实体经济领域内普遍存在的货币短缺现象,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健康发展和人民实际生活水平的提高。这说明生产和消费之间存在一个需要弥补的时间差。
假如,任何一个渴望参与剩余产品生产的个人或企业,即便是在未生产出剩余的物质产品或劳务产品之前,就已经凭借信用,从其他社会成员或企业那里借到了他们率先生产出来的剩余的产品,逐步或迅速地具备了生产的条件而开始了生产,那么他自己生产出来的产品除了能满足自己的消费之外,还会把剩余产品返还给社会,归还债务;借出剩余产品的人或企业就会拥有一个债权凭据,他既可以把这个凭据当作财富储存起来,也可以用这个凭据在市场上换取回来后续生产的条件,还可以把这个凭据用来进行新的投资,那么社会经济总量的扩张就会加速,社会总产品就会极大地丰富起来,人民实际生活水平就会迅速提高。
例如,在那个小村庄里,村长只是一个电脑记分员。在这个村庄里,凡是拥有生产能力的人家,都可以赊欠财物,赊欠量的大小,要根据每个家庭的实际生产能力和家产价值,确定一个大概的标准。A家有生产剩余产品的能力,当需要用B家的剩余产品做原料时,A家直接到B家,双方根据市场行情,共同商定一个价格和购买数量,比如按每个B产品价格为1元,共买了10个。A就很容易地把B产品拿回家来,开始了生产,村长就给A家帐户上记录上:负债增加10元(负货币),原因是购买B家产品10个B;同时,村长也给B家记录上:债权增加10元(正货币),原因是销售给A家10个B产品。A家把产品生产出来以后,把A产品销售给C家D家各2个,每个是5元,共20元。村长就给A家帐户记录上:负债减少10元,帐户资金增为10元,原因是销售A产品给C、D各2个,单价为5元;同时给C家记录上:债权减少10元(假如他原帐户上有充足债权的话),原因是、、、;给D家记录上:债务增加10元(假如他原帐户资金为0的话),原因是、、、。在这个交易过程中,A家的帐户上增加了10元正货币的积蓄,B家帐户上也增加了10元正货币的积蓄,C家帐户上的积蓄量(正货币量)虽然减少了10元,但是对A产品的实际需要得到了满足,D家的帐户上虽然增加了10元的负债(负货币),但是迫切的实际需要得到了满足。由此可见,村长仅仅转变了一下角色,由货币发行员,变成电脑记分员,就把缺失的社会信用链条给连接上了,货币的枷锁就不攻自破了,从此以后,这个小村庄总财富的增长,犹如长上了翅膀。
也就是说,在人本化电子货币体系下,凡是拥有生产经营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的经济主体,基本上都不会因为交易对方缺少货币而停止给他们提供产品和服务。每个需要剩余产品进行生存性消费的,进行生产经营的,进行社会公共消费的公民、企业或政府机关,都可以在借债的最高限额内,通过向社会其他成员赊买产品或服务的方式,自动向社会发行货币(负债)。而每个需要储存剩余产品的公民和企业,他的剩余产品或服务只要是能够被拥有信用额度的人赊买去,就自动生成债权而当作财富储存起来。可以简述为:
对于单个帐户来说:借入成功形成债务(负货币增加或正货币减少),借出成功形成债权(正货币增加或负货币减少);
对于整个社会来说:有债务必有债权,债权债务必相等。
总平衡公式是:总债权(全部帐户上的正货币总量)=总债务(全部帐户上的负货币总量)=货币总供应量
或:总债权(正货币)-总债务(负货币)=0
缺少货币,事实上就是缺少信用。这种先期借出借入剩余的物质产品或劳务产品的做法,事实上就是信用的扩张,要想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物质产品或劳务产品的需要,就需要有序有度地扩张信用。由此可见,如果等有了剩余产品再去交换,就无法扶持有生产潜能的个人或企业形成生产能力,就会增大交换的难度,就会阻碍经济总规模的健康增长;如果让先期形成生产能力的个人或企业把剩余产品先借给尚未形成就业能力和生产能力的个人或企业,扶持他们尽快形成就业和生产能力,社会生产总规模的扩张才会加速。可以说,先生产后消费,还是先消费后生产,一念之差两重天。人本化电子货币就是力图通过建立这样一种信用链条的方式弥合生产和消费之间的这个时间差。
世界上不存在人人都有钱而人人又都不负债的社会状态
在中国人的潜意识中,有钱而没有债务才能算作是富裕,在中国社会的潜意识里,人人都有钱而人人又都不负债才能算做是共同富裕,因此,中国人历来对负债消费有着一种天然的恐惧和鄙视,导致民众不愿意借债消费,导致国家不愿意积极借助信贷消费政策促进经济发展,致使中国不仅成为居民储蓄率世界最高的国家,也超越日本成为世界上外汇储备最高的国家。
其实,世界上不存在人人都有钱而人人又都不负债的社会状态。这是因为,货币的本质是欠条。如果没有人借债,就无法形成借条,同理,要想积攒借条就必须出借商品。也就是说,只有借入他人生产的剩余商品才能帮助他人积攒货币,同理,只有把自己生产的剩余商品借给暂时产出不足的人适时消费,自己才能获得在财富团中寄存财富的凭证――货币。反过来说,如果人人都想挣到钱而人人又都誓死不负债,那么钱也就没有出生的理由,最终的结果只能是为了不让人们停止生产而导致经济崩溃,而由国家盲目印刷出货币和由商业银行盲目扩张出货币,把人们的剩余产品购买走,随意消费掉或浪费掉。例如,为了刺激经济而给公务员加薪、盲目的大规模超标准的进行基础建设,从而让不生产财富的人把这些剩余产品挥霍掉,或者把这些剩余产品投进没有回报的无底洞,人们手中的货币也就会经常性的处于贬值状态中。因此,正确的消费观念应该是:要想存钱,就必须适当借钱、适当消费。国家正确的观念应该是:冲破阻力尽快建立起人人都无法逃废债务的信用体系,让信贷消费富民强国。
要想让老百姓敢于借钱花钱就必须让老百姓获得稳定的收入
中下阶层老百姓不敢花钱,更不敢借钱去花的主要原因是分配差距过大造成的。分配差距过大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中下阶层收入少、挣钱难、就业难。二是老百姓手中有限的货币一旦释放出去,就很容易被中上阶层的生产资料所有者、部门利益的垄断者、非法暴利的获得者和有权势的腐败官员所吞噬,这些钱很难再挣回来。三是借贷利率太高。四是虽然收入越少的阶层越需要信贷消费,可是收入越少的阶层福利保障就越不完善,教育医疗养老样样都需要他们自己掏腰包,一旦手中没有钱生存就会陷入困顿。因此,分配差距过大必然造成负债者的收入不足以弥补债务,最终导致债务链条断裂,也是造成银行金融系统因为担心贷款收不回来而不愿意普及信贷消费的主要原因。对于整个社会来说,如果无力归还债务者达到一定比例,就会对其他社会成员形成一个负面激励的错误信号,信贷消费就会失去意义。由此可见,要想让中国的老百姓敢于正常花钱敢于适当借钱,让消费信贷造福中国人,就必须把分配差距控制在适当的水平上而让老百姓获得稳定的收入而又不付出太大的利息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