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企业站在市场这个广阔而陌生的广场中央,面对市场上业已存在的众多竞争对手,首先面临的就是如何选择一块最适合自己的地盘的问题,即解决企业的战略定位问题。企业初期的战略定位正确与否,是直接关系到企业今后发展的重要问题,相信每个企业都会很慎重地审视这个问题,扪心自问究竟哪块领地才是最适合发展的战略宝地呢?
“剩”者为王的时代
企业在市场上需要学习的第一堂课就是如何做好自己的“防御”工事,以免还没来得及发展壮大,就已被凶悍的竞争对手扼杀在“摇篮”之中。因此每走出一步,就要先想一想;每占领一块地,就最好搭个围墙,围墙一般都有四面!你高兴了,终于有了自己的领地,自己的城池,有了自己的保护伞。在你庆幸的同时,有了另外一个企业也在庆幸,因为他也有了自己的领地,也有了四面防御的城池!
可是,在这个市场上每天都有无数的企业诞生,都希冀着去不断发展,都在有限的市场上圈出自己的地盘,盖好自己的防御城池。早晚有一天与你的城池相对的时候,免不了的就是兵戈相见,残酷的竞争过后有城池沦陷也是很正常的现象。日复一日,究竟谁的领地还继续存在并持续发展呢?毕竟这是个物竞天择、“胜(剩)”者为王的时代!
在没长出“角”来之前不要被“狼”看到
企业要想生存下去,就先要主动走到角落里去。从企业定位上分析:就是要去选择生存定位,选择合适自己的生存定位,这样的定位至少有两个基本的好处:
一是会减少投资成本,四面的城墙减少到投资成本只有两面的围墙就够了,而另两面可以依靠得天独厚的自然壁垒。企业可以着重发掘自己独有资源,占尽周围的“天时”与“地利”,调动一切有利因素为我所用;二是运营风险降低,不易引起竞争对手的注意,规避市场竞争的风险也减少到一半,趁机快速发展尽早完成企业从“生长”到“成熟”的蜕变。
曾经有家加工果肉、果汁类饮料的企业C,成立初期生产基地就选在某地繁华大城市周围,本以为可以“近水楼台先得月”,本想利用靠近市场、缩短销售渠道的成本优势来从场对手那里分得一杯羹,没想到促销活动还在筹备中的时候就引起了竞争对手的注意。当时市场上拥有领导者地位的专走“高层”路线的企业A以及靠大规模低成本战略来取胜低端市场的企业B几乎同时采取了针对C的促销“围剿”计划。
当时,C企业的果汁饮料在品牌知名度上根本不是长期在该市投入大量广告经费A的对手,由于初期规模较小,在价格上也无法与B产品抗争,定位的不准确使得自己的新产品既不能赢得白领高薪阶层的青睐又不能获得普通大众的喜爱,弄了个进退维谷、上下两难的“尴尬”境地,后来的结果可想而知。
“对手的凶残是我们始料未及的!”C企业的张总直到如今谈起来这事还是感慨万分:“终于明白这世界上还没有不吃羊的狼,乞求对手放过你简直是个天真的想法,最好的办法就是在你没长出角来之前躲远点不要让狼看到。”
主动把自己“逼”向角落
兵败之后,四面防御的城池也随之崩溃瓦解,C企业本来就不多的市场份额这下更是少的可怜,临近春节,连厂里工人的工资都发不出来,怨声载道,许多工人在拿到路费后就头也不回地走掉了。看着原本还准备在市场上叱咤风云的企业仅剩下个“空壳”,资金也所剩无几,高层们无不痛心疾首,唏嘘不已。在经历了几个倍受失眠煎熬的夜晚后,张总突然想起和我这个老朋友好好聊一聊……
数周之后,C企业做出了个令大家瞠目结舌的大胆决定,放弃原先大城市的基地,走“农村包围城市”的路线,把原材料生产和加工基地干脆都直接建到张总家乡——一个偏远的交通都不发达的穷山区去。许多人当时听了这个决定就连连摇头,劝诫张总这是在走回头路,这是在逃避,C企业够惨的了,何苦逼自己呢?这样做的结果恐怕一辈子再也走不出来了。
殊不知,张总此时心中早已酝酿着一个东山再起的大计划了……
当地便宜的厂房租金、低廉的人力成本,更重要的是新生产基地附近的山区里漫山遍野都是山楂和沙棘,而这些是做果汁最好的天然原料,榨汁后的残渣还可以再加工成果脯、果酱等副产品,依仗这些得天独厚的资源,加上对技术的刻苦钻研,C企业慢慢地有了生机。就在C企业发展壮大的同时,原先在城里一直与行业龙头A抗争的B企业由于广告费高昂、利润过薄导致资金链发生断裂最终被A吞并……
几年过去,C企业的产品采取以该地区为核心向四周辐射的办法不断扩大市场渠道,打开了县市一级市场的销路,很快在当地赢得了很好的口碑,并获得了中国绿色食品的质量认证,部分抗癌系列果汁产品还直接销往国外。短短数年间,该企业就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厂迅速发展成为一个拥有近千名员工和国际先进生产流水线的当地知名食品加工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