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柔是文化之柔,它柔如轻音乐的演奏、抒情诗的朗诵,让消费者的精神得以升华,其经典之作是日本保险公司高价购回的西方名画,摆在大厅里任人免费观赏,大赚观众的好感,其他如先推影片、再推商品的变形金刚玩具、美国的名人宾馆、日本的文化人宾馆……都是表面上远离金钱味的妙计。
世界名牌企业忽略或放弃柔术的时候,也往往是它们触霉头的时候,如雀巢,居然曾与一慈善机构打官司,官司打赢了,形象却受到影响了,销量也滑落了,只留下一个刻骨铭心的教训。在以柔克刚这一竞争层次上,未入门的中国企业还多的是:服务之硬显而易见,许多营业员甚少与消费者—既使消费额很高的消费者交成知心朋友,组成了“老顾客俱乐部”的商场也少得很;有的营业员对所谓的“逛商场的和买商品的”两类顾客态度径渭分明;有的商场动不动就使用搜包、搜身、扣人等野蛮的手段;有的营业员在商品售出前脸笑得稀烂,款一到手面部肌肉立刻绷得很紧,天才的喜剧演员也自叹不如;有的企业更是自恃有理,宣称要“不惜一切代价”与消费者官司打到底。
另常见之硬是广告之硬,一掷近亿元的××奶,那“记住,每天喝一瓶××奶”的口气太硬了;诸多VCD广告那刚劲浑厚的语言,像是在发布全国战争动员令;秦池花了天文数字般的钞票,消费者始终没有发现“永远的绿色”在哪里(如果用来栽300万棵树我们一定看得见了);某些老总爱说的一句话是“这次准备拿××万广告费进行轰炸!”听听,消费者是什么东西。好像是萨达姆的“飞毛腿”导弹发射架或南联盟的军事设施。
四、异想天开
世界名牌企业最后的最绝的也是最令人生畏的竞争高招是异想天开,即经常来一点狂热的疯狂的、超前的、令人目瞪口呆的难以想象的不可思议的新东西,以此一举打破僵局,取得惊人成功。
如果说前三招属于正招,那第四招便属于奇招,这一招令竞争对手极难学,因为它无中生有且来如闪电去似疾风;这一招叫竞争对手也无法跟从,因为它的每一式截然不同,一旦用过便永不再用。
索尼公司总裁见一女中学生一边跳绳一边拿着一部较大的收录机在听,他敏锐地感到如果生产一种微型收录机肯定有市场,不用再做什么调查,他立即组织了生产并获得成功。
外国某微波炉的厂商投资先进技术改良微波炉,其目标竟是希望做出可以冒烟的微波炉,让使用者能享受昔日用炉灶烹饪的乐趣……这一招是不是简直有些荒诞了?
金利来领带,居然在中国先打上两年的广告却不提供一点货源,让市场整整“饥饿”了两年后才供货……这一招几人敢用?
美国一时装公司,全力资助一位美貌女郎参加总统竞选,虽然失败的结局早已注定,可它的时装却通过竞选活动展示无遗……这一招绝不绝?
美国一位玩具商人,顶住同行的嘲讽,生产一种丑陋无比的昆虫玩具(以往儿童玩具都是漂亮好看的),最后在市场上卖疯了……这一招平庸之辈敢为吗?
电脑软件该摆在哪里卖?一般回答是电脑商场或公司,可微软的“视窗95”进军台湾时却将其摆在1100家超级市场卖……这一招也算破天荒了吧。
企业需要人才,但企业需要的只是有文凭的人才吗?不!索尼老总当年一声大吼“让学历见鬼去吧!”、“烧掉文凭!”……这一招至今回声隆隆。
我们的产品开发大多中规中矩:先是数月数年的调查、再是数年十数年的研制、再数月数年的营销,一如旧时考八股。最可怕的我们许多企业的老总,迄今仍然拒绝异想天开、躲避标新立异、讨厌奇谈怪论,疏远创意思维、对创意专家不感兴趣、对创意策划毫无所知……我们离世界名牌企业的差距之远,已经看得十分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