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沟通最有效?
没有人天生就会沟通,所幸沟通很容易学习,但关键是要不断地练习。著名的沟通专家、台湾卡内基课程负责人黑幼龙强调,沟通不是一种学问,也不是一种知识,而是一种习惯,没有练习就学不会。
那幺该从哪些方面练习沟通的技巧呢?台积电人力资源副总经理张秉衡认为,好的沟通应该将自己要表达的意思说清楚,还要懂得听到别人什幺地方意见不同。的确,沟通就是一种双向的互动,是表达与聆听的艺术,但是怎幺说、怎幺听,却各有巧妙不同。
说故事
说故事是最有效的沟通。《华尔街日报》有一次访问了两百位副总经理以上的高阶经理人,问他们对于听演讲有什幺感觉,结果46%说很乏味,44%说听了想睡觉,可见如何说得让人印象深刻又深受启发,实非易事。亚都丽致饭店总裁严长寿则有他一套独特的沟通方式,他最常说起自己年轻时候的故事,来和年轻员工分享他的人生哲学。
譬如,严长寿最常分享自己的“垃圾桶哲学”。他说,年轻的时候他只是收垃圾、倒茶水的小弟,他请同事教他英文、使用终端机,没有人愿意。有一次他在收垃圾的时候体悟到,假如要从人家喜欢的、正在做的事情学,大概没有机会,也许最好的学习,就是从人家不喜欢做的事情学起。每个听到这个故事的员工都能了解,老板想传达的道理是“只要有机会去做,就是一种学习”。说故事的能力,让严长寿能有效地向员工沟通、传达他想建构的企业文化。
提问
你想问,对方未必想答,如何问出症结、解决问题,也是一大挑战。美商安码商务系统公司台湾区总经理吴玉龙就有类似的经验。他以前说话都采命令式,有位业务同仁觉得向他报告是件很痛苦的事,因此都报喜不报忧,以免面对一连串的质问。
吴玉龙发现自己提问语气的毛病后,开始用软性的话家常方式,询问对方的工作状况,再问问“最近有没有遇到比较难缠的客户?”“有没有什幺需要支持的?”某次这位业务同仁好不容易在鼓励下说出问题,他没有责备和怪罪,而是先认同业务同仁的努力,再一起讨论补救的方式,最后并赞赏对方能勇敢地说出问题。从此,就像施了魔法一样,他们之间原本的沟通落差就消弭了。
倾听
大多数人都多说而少听,然而让自己积极、耐心地聆听,会有令你意想不到的收获。即将派驻哥斯达黎加的外交官朱怡静,在国内负责安排外宾的接待与参访机构的行程,工作十分忙碌又不容出现丝毫错误,以免贻笑大方。有一次她在接洽的过程中,对方一位自称X先生的人来电,问了许多细节的问题。
根据朱怡静往常的经验,没有人会问得这幺详细,而她手上待办事项还有一大堆,心里实在着急。她快要失去耐性了,可是她告诉自己还是好好听完对方的问题,能当场回答的就回答,其余的经查明后再回复。终于,对方满意地挂上电话。朱怡静松了一口气,同事这时候告诉她,X先生是国外对口单位的高阶主管。“我非常庆幸耐心地倾听,没有得罪他。”朱怡静积极地聆听,不用多说话,就完成一次绝佳的沟通。
主动出击
老板需要为下属的作为负责,更必须扛起业绩压力,他有权知道工作的一切进度,因为这就是他的工作,试想如果你无法掌握你的工作状况,结果充满了不确定性,那会是多幺地不安?切记,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主动回报进度也是下属的职责之一。王子云以雅芳公司为例,夏季原本5亿元的目标,因为今年大太阳到6月中才露脸,影响美白和防晒产品的销售,现在只能卖到4亿元了。然而当下属只跟她说业绩没问题,却未告诉她剩下1亿元的营收哪里来,她实在无法放得下心,“这不是信不信任的问题,而是负责任。”
多练习
就像沟通达人黑幼龙一再强调,沟通力的培养重点就是不断练习,“沟通和游泳一样,看多少本书、听多少场演讲,没有下游泳池游过,还是不会游。”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练习,在做完沟通力测验、了解自己的沟通类型后,再就职场最需要的沟通力、倾听力、提问力、演示文稿力,来为你的职场加分,让你找回久违的职场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