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纪人:“河南蜂蜜加工厂12个厂家,现在都倒闭差不多了。”
这次阎永祥凭借着预感有幸躲过了这一劫。但是同行的相继倒闭,也让阎永祥感觉到原料出口的被动。因为每一个标准的出台都意味着已经收购的蜂蜜出不去了。为了避免风险,阎永祥高价从国外购买设备,用做收购时能够及时检验蜂蜜里是否含有药物残留。
化验员 韩军:“以前我们是样品取完以后,都通过邮寄的方式寄到秦皇岛,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去检测。现在我们购置了液像色谱仪,我们就是自己检测,我们的人员先后到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进行培训。”
除了加强检测手段外,阎永祥还跟培训过的蜂农签订购销合同,用可追溯的办法来监控蜂农的生产过程,一环紧扣一环来解决药物残留超标的问题。
热点推荐:
做老板的潜质三步曲测试 “北大校花”的宝马巨商之路 一诈骗短信制造者的自述
创业路上 跌不倒的创业者 民企 别死在“人事”上 现场拍骗子下套(多图)
阎永祥:“可追溯性管理都有,他的蜜蜂在什么地方放,采什么花,今天的天气好坏,哪一天用了药,或者是没用药,都在里头记录着,记录好了以后,再对蜂蜜进行化验,化验的结果跟实际记录是否一样,我们要进行复核。”
经过这样严格的把关,阎永祥收购的蜂蜜终于又重新打入了国际市场,出口量逐渐回升,但是事情并没有想像的那样乐观。跟所有的努力不成正比的是,国际市场的蜂蜜价格却一直只降不升,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现在。
经纪人:“蜜蜂养殖户挺可怜的,这一两年是在过关了。”
蜜蜂养殖户 王起来:“1988年是5.6元1公斤,从1988年到现在逐步下降,这17年,从1988年到2005年,现在是4.2元1公斤。”
王起来是与阎永祥签订收购合同的1万多蜂农中的一个,虽然每次阎永祥听到蜂农的抱怨都很难受,但是国际市场的蜂蜜价格却由不了阎永祥做主。出口原料在价格上就是容易受制于人,但是做生意哪能不要赚钱呢,一向精明的阎永祥这时也一筹莫展了。这时他一直做牛奶销售的女婿,一个外行人,却给他指了一条路。
阎永祥的女婿 刘雪涛:“我们是一个资源性产品,我们不应该去卖一些资源,如果需要换外汇,我们为什么不用自己的品牌换外汇。”
刘雪涛当时正在北京某知名牛奶集团做销售经理,他经历了中国消费者从不接受到普遍接受牛奶的过程,因此他对蜂蜜在国内消费市场的扩大也充满信心。
刘雪涛:“我们提高了质量了,我们做品牌了,我们来卖自己的品牌。国外销售怎么销售?国外无非一些包装食品,也是在做包装食品,我们为什么不能把自己的蜂产品做成包装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