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树虽然没卖,但却让当地人重新打量起这片古枣林。黄骅自古以来就有种植冬枣树的习惯。在聚馆村至今还有198株超过600多岁树龄的冬枣古树。
聚馆村冬枣种植户 温献孟:“这是今年刚长出来的,它还没有结枣呢。”
记者:“这个有几百年?”
温献孟:“这个600多年。”
记者:“怎么看出来的?”
温献孟:“我刚不跟你说了吗,我反正不记得,我听我的爷爷的爷爷们传下来的。”
冬枣个大核小、皮薄汁多,色泽亮丽,一直以来在市场上的价格居高不下。以前并不受欢迎的冬枣树现在成了村民们的宝贝。
聚馆村冬枣种植户 温献孟:原来我们村刚一分树的时候,谁分到冬枣树谁烦,现在谁没有冬枣树谁不干,打仗,都是这样的。”
为了保持黄骅冬枣的“原汁原味”,所有冬枣林嫁接的冬枣接穗全部从198棵古枣树上采集。冬枣属于区域性栽植果品,主要集中在山东滨州、天津大港、河北沧州等环渤海地区。近年来各地的冬枣种植面积迅速增大,2005年冬枣主产地产量都较往年有大幅增长,市场价格却由去年每公斤20元至30元降至每公斤10元左右。
冬枣经纪人 刘增军:“这样的是5元钱左右。”
记者:“这是一级枣是吧?”
刘增军:“对,这是一级枣。那二级的4元钱左右,这个3元钱左右,这个才1、2元钱吧。像那个一级枣去年能卖到10元钱以上,今年才卖到5元钱,降了一倍。”
冬枣是优质的鲜食晚熟品种,常温下储藏时间仅为七天左右。2005年,黄骅市冬枣种植面积达到28万亩,2000万公斤的产量和冬枣的鲜食性给黄骅冬枣的销售带来了双重压力。
黄骅市市长 陈西峰:冬枣最大的特点,不耐储存,因为它糖分特别高。老百姓觉得这么放不住,所以他就怕积压在这里,我们今年刚刚开始的时候,老百姓一听说今年比去年,增收了一倍多,老百姓就急于出售,所以价格当时很低,个别的枣甚至卖到了2元钱一市斤。”
就在枣农们纷纷低价抛售时,孔店村的刘金恒却将自家产的枣全部存进了冷库里。
刘金恒的妻子 庞淑芬:“一共存库里6万斤左右。”
记者:“卖了多少斤?”
庞淑芬:“它这个地里连采摘带卖的,一共卖了一万斤左右。”
刘金恒是孔店村里最早的种植户之一,3年前便有小冷库的他掌握了一定的冬枣储存保鲜技术。看到今年冬枣大量上市,刘金恒干脆买下了村里最大的冷库,又收了几万斤枣,在冷库共存了八万多斤,打算等到市场上没有冬枣时再卖个好价钱。
记者:“存这么多卖得出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