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大没小,没资格老
在“第一时间”,没大没小有三条含义:
首先,年龄没大没小,在历史长河中,几岁、十几岁、几十岁的差距算不了什么。“老”不是什么资格。一旦年龄的大小被模糊了,职位、资格、业绩,一切差距都可以忽略不计了,元老也就没有资格比别人“老”。
热点推荐:
香港人千奇百怪的赚钱绝招 品味经典 管理故事大合集 古代经典故事中的管理技巧
中国营销人必读的五项修炼 排行新奇特 商业榜中榜 职场“金枝欲孽”对号入座
其次,职务没大没小,因为职务不是终身的。“第一时间”实行矩阵式的组织机构,不仅是为了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也为了防“老”。一些企业的元老之所以成为公司发展的障碍,重要原因是他们的能力与职位不相适应时仍占居要职,而新人再有能力也不可能在地位上与元老相提并论,结果新人,能力无法发挥,元老在其位难谋其政。“第一时间”从成立之初起就淡化职务的高低,不同职务只是分工不同,绝无高低贵贱之分,并且职务不是终身的。副总辅助总经理管理全面业务,但在每一个项目上均分设项目经理,项目完成了,项目经理的使命也就终结了。在项目经理的选择上人人机会均等,包括每位元老。“第一时间”决不轻易封副经理、业务经理等职务,但对项目经理一职决不吝啬。比如杂志版面设计,公司发现一名业务员在这方面有很好的天赋,就安排他全权负责。当时公司只是找他谈话说:“你的建议被采纳了,你在版面设计方面很有天赋。我们公司规模不大,设计上还有很多不足,能否协助设计人员做好这方面的工作?但是公司一不能额外付报酬,二不能给貌、什么名分。”业务员欣然接受这份工作,并且完成得很出色。
职务上没大没小和矩阵式组织结构使“第一时间”没有永远的“长官”,更避免经理职务泛滥。职务没大没小,使元老想“老”也难。
第三,业绩没大没小、贡献没大没小。一方面,“第一时间”不断为员工营造“不成功也难”的舞台。一方面,他们认为一切都在变化中:今天的业务“大腕”如果不努力,明天就会落伍;今天默默无闻的员工明天也很可能成为公司的中坚。更何况成功离不开团队的支持,有时候
成功还需要一点点运气。元老成为公司的难题,大多因为元老更容易居功自傲。“第一时间”一开始就贯彻“业绩没大没小、贡献没大没小”的理念,从而把元老难题扼杀在萌芽状态。
自己的刀削自己的把,没办法老
元老成为难题不是一下子形成的,比元老更“老”的创业老总难辞其咎,而元老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却是最主要的原因。元老问题难以解决,一方面因为“解铃还需系铃人”,元老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自己不想解决问题,别人纵然使出浑身解数也是事倍功半;另一方面因为“自
己的刀削不了自己的把”,元老即使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也舍不得用“自己的刀”削“自己的把”。曰积月累,元老成了公司的鸡肋。弃之可能流失业务,公司还可能背上卸磨杀驴的骂名;顺其自然,元老又总是居功自傲、蔑视制度、破坏团结。所以防老胜于裁老,毕竟创业元老是公司的功臣和财富。
“第一时间”防老的一个措施就是让有“老”的迹象的元老“用自己刀削自己的把”,发现问题不是完全用严厉的惩罚制度来解决。一是因为那样太伤感情;二是因为任何制度都有缺陷,而这种缺陷只能用文化来弥补。我们不得不承认,有些问题单纯用制度无法解决,即使解决了也是功过五五开,裁老就是这样的问题。在“第一时间”,如果元老有“老”的迹象,公司会找元老谈话,针对他的问题让他亲自起草解决方案,因为“系铃者”最了解问题的症结所在。
例如有一个阶段,担任总经理助理职务的创业元老总是不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如迟到、在办公室吸烟、手机经常不开机,屡教不改。在他的眼里,这些制度不是给他制定的,只是约束下面员工的。加之公司成立时间不长,各项规章制度不健全,批评和扣工资也几乎起不到任何作用。后来公司和助理谈话探讨问题的症结和解决办法。助理也承认自己的错误,但这是不自觉形成的,逐渐对制度不适应。后来还是助理自己提出了温情惩罚的制度,即无论是谁,只要违犯公司规章制度,夏天时要为每位员工买一块雪糕,冬天时则买烤地瓜,全体员工负责监督。开始时助理经常买雪糕,员工却毫不领惰。一次总经理发效益奖金不及时,也没有逃脱买雪糕的“厄运”。员工一边吃雪糕一边数落买单者的不是,盼着下次谁请客。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请客的人越来越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