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6月的南京,还没有真正热起来,但是空气中夹杂着阵阵燥热已经让人们提前感受到“火炉”的特点。
天还蒙蒙亮,珠江路谷阳世纪大厦15楼,徐毅征揉揉朦胧的双眼,简单地洗漱之后,就坐在了电脑面前。“已经7天没有回家了”,为了保证客户的空间运行的稳定性,他索性在自己的办公室安置了一个临时的家,测试、维护,工作紧张而有序。
从创业到现在,他一直都是这样没日没夜地工作。也许是技术出身,他没有太多华丽的辞藻。简单的言语却道出了他创业过程的艰辛以及自己对理想的追求。像其他企业的老板一样,徐毅征公司的对外品牌——中国数据,发展的每一步都是那么踏踏实实。起家、发展、搬迁地址、不断扩大规模……一切似乎都在他的预料之中。
热点推荐:
小老板 商海悲喜录! 2005震撼营销事件十大幕后英雄 原来这样也可发财 骗你没商量
网罗店铺 做聪明卖家! 人生必读的十大启迪故事 面对花样骗术 长出火眼金睛
对已拥有上千万的身家,所带领的企业中国数据已经成为行业内华东地区的知名品牌,徐毅征仍然说自己处于创业中。在他看来,中国数据与之前在学校创业的规模相比,只不过是创业的起点更高了一些。
虽然如此,他并没有放弃自己的远大理想。而这个理想是要将自己的公司塑造成中国数据行业的第一品牌。从现在的成绩出发,你很难想像他刚毕业两年,创业之初仅有一台电脑。
一台电脑起家
如果说把“偶然”比作一个人成功的机遇,那么“必然”就是其成功必不可少的知识的积累。因为,自古以来,机遇偏爱那些有准备的人。
回忆自己的经历,徐毅征提得最多的两个字是“偶然”:“其实我根本没有想着去自己创业,当时走上这条道路全是因为自己的兴趣。”正是由于兴趣,才成就了他的今天,因为在别人看来,徐毅征就是那种善于捕捉机遇,善于积累的人。
出身贫困的徐毅征自小就明白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只有不断学习知识,才能在今后的社会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当时正是互联网时代兴起的时候,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接触到了网络。也许是“一见如故”,他对网络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为了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他开始学习计算机知识。因此,学校的图书馆的计算机书籍就成了他获取知识的途径。“为了学习计算机知识,我甚至到了痴迷的程度。当时只要是看见有关计算机的书甚至是字条,我都会拿起来仔细地看看。但我并没有放弃其他功课的学习。”
对知识的渴求促使他不断地学习,他的计算机理论已经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准。“之所以说是理论,是因为当时没有条件去实践。”
高中毕业之后,他进入了自己理想的大学,顺理成章,他选择的是计算机专业。进入大学之后,他得以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于是在学校的图书馆与机房的两点一线之间就多了徐毅征的身影。因为他迫切需要的是将理论知识用于实践,并不断深化自己的理论知识。
“为了避免学校作息时间而给自己实践带来的麻烦,我决定通过打工为自己买一台电脑。”学习加上假期的辛苦劳作,在大二上学期,他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拥有了一台自己的电脑。而就是这台电脑成为了他事业的起点,当然这是后话。
同样是为了方便自己的学习,他搬到寝室好友租来的房子。这里他既能上网,又不受时间限制。这里也就成了他的工作室,在这里他完成了他的第一笔业务。“这得益于我利用一些免费的空间做的一个主页。一个东北的企业通过我的主页找到了我,要求我按照他们的要求设计一个企业网站,为了锻炼自己,我价格没谈就答应了。”
一个通宵的设计制作,徐毅征将整个网站交给了那位老板。“也许是自己诚恳打动了那位老板,我顺理成章赚取了‘第一桶金’——400元。这是我接触网络以来第一次赚钱。”徐毅征的眼里流露出高兴的神情,似乎回到了那个时候。而徐毅征深邃的目光却让记者感到他对商业机会的敏锐。而就是这第一桶金,他发现了自己的盈利模式。
从此,徐毅征一发不可收拾。
利用论坛以及其他免费的空间,徐毅征做起了属于自己的广告。而正是这些广告的宣传加上他低廉的价格,一家家企业的订单如雪片般飞来。这其中不乏南京熊猫集团、湖州电力设计院等企事业单位。而他也由此拥有了30万元的资产,当时的他只是一个大三学生,时间也只是2001年。
放手一搏
跟一些企业的发展模式一样,徐毅征在初期的成功之后,并没有安于现状,而是通过不断发展来实现企业的扩大再生产,这就是商人敢于冒险的本性。
无论是就年龄还是时间来说,徐毅征拥有的都是一笔不少的财产。但是,他并没有因此而高兴,反而陷入深深的苦恼当中。“由于对当时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大的需求,所以是租用一个代理空间的服务商。客户资源多了之后,服务器的稳定性和维护上就出现了问题。这让我很苦恼。”
“我决定放手一搏,不成功则成仁。”借着服务过的客户,以及自己的优势,他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南京创网科技有限公司,对外服务的品牌是中国数据,地点就在南京的中山电子城。以公司的名义,徐毅征摆脱了三级空间代理利润的压制,直接租用了南京电信的服务器。从此,他也拥有了自己的公司网站,公司的员工也由初期的几个人变成了20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