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质地脆弱,非常容易损坏。在高温烧制的过程中,发生的复杂变化,往往是难以预料和控制的。所以中国古人说,一件好的陶瓷烧成,要具备天时地利和人巧。一些器型、质地、图案和色彩俱佳的精品,甚至是工匠们终其一生而求之不得的。
但精品依然流传到了今天。这就是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明代官窑最有代表性的瓷器。
耗费很多人力物力烧造的官窑之作,据说稍有瑕疵便会被当场砸碎,就地掩埋。这是今天景德镇明代御窑厂的遗址。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埋藏在那个年代土壤里的,官窑青花碎片。而在紫禁城里埋藏碎瓷片,也曾经是太监们的一项日常工作。据记载明清时期,皇宫内所使用的瓷器,即使破损了,也不能随便处置。必须找专门的地方掩埋。不能有一片碎瓷流出宫外。故宫博物院成立后,在院内多处施工时。挖出过大量各个年代的,陶瓷器碎片,完全证实了这一记载。
这是位于故宫博物院北路的北五所。从故宫院内挖出的碎瓷片,已经成为陶瓷专家,研究古代陶瓷的最好标本。而清洗瓷片,也就成为故宫博物院古器物部陶瓷组,经常进行的主要工作之一。
它为什么也不写字这个问题呀,康熙没款的东西,还是官窑还是民窑,历史上就没有把它弄清楚。在过去约定成俗的一句话叫客货,客货是什么,就是外销的东西了,等于外销瓷了,那不是官窑。有的说康熙时候,康熙皇帝本身啊,不愿意让写皇帝的年款。说这瓷器容易打碎,打碎以后当垃圾一样就扔了,把皇帝就扔了,所以康熙不好尊号。
皇家之物就会被打上皇帝的印记,皇帝的审美情趣,性情爱好以及他的政治抱负,都会深深得影响不同时代瓷器的制作。
大清顺治十八年正月初七,八岁的康熙皇帝刚刚登基。专管宫中事务的司礼大太监吴良辅,便被孝庄皇太后下令捕杀。由明朝设立的太监专权的十三衙门被撤销,另立内务府。内务府由皇上直接任命亲信管理,负责宫中的一切事物。内务府下设的造办处,掌管宫廷内一切器物的制造,下设如意馆、金玉作等几十个部门。瓷器的生产,则由内务府总管直接负责。
从康熙开始,清朝皇帝对瓷器烧造所投入的心血,远远地超出前朝君王。但康熙对中国瓷器最大的贡献是,他创造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珐琅彩瓷。那个时候,法国传教士进贡来一些铜胎画珐琅,让康熙皇帝几乎是一见钟情。他决定在宫中尝试制造,并将这种珐琅工艺,移植到他所喜爱的瓷器上。为了全力烧造珐琅彩瓷器,康熙皇帝在造办处下,专门设立了珐琅作。
瓷胎画珐琅的烧制方法,和其他瓷器都是不同的。它是唯一在皇宫中搭窑烧制的御用瓷器。当陶瓷的素胎在景德镇烧好后,再将素胎运至紫禁城内,由宫中画师画上图画,上好彩料,然后在宫中烧制。为了方便康熙随时亲临作坊巡视督察,烧制珐琅彩的小窑,搭设在了养心殿。一件瓷器,由皇帝直接授意,亲自过问并且就在皇宫内烧制完成,这在中国乃至世界是绝无先例的。
铜胎画珐琅来自西洋,康熙广为召集会画画的外国传教士。甚至每见到一个传教士,就会问他是否可以作画。如果回答是,那么这名传教士,就会被半强制地请进宫内,与工匠们一起烧造珐琅彩。康熙五十六年的三月,来自意大利的传教士马国贤,在写给欧洲同行的信中这样写道:皇上开始非常喜欢欧洲珐琅画,命欧洲画家来画珐琅,我们必须将一整天和卑贱的工匠们同作息,于是言称不曾学过画珐琅,而且也故意不学此技术。我们将画画的其劣无比,于是皇帝下旨作罢。在康熙皇帝的直接督管下,珐琅彩瓷器,终于在康熙去世前烧制成功。这一时期康熙珐琅彩,还是和铜胎画珐琅风格一致,图案多以花卉为主,珐琅颜料也全部依靠外国进口。
公元1723年,雍正皇帝继位。他继承了父亲的江山,也继承了康熙皇帝对珐琅彩的酷爱。但是在雍正六年以前,珐朗彩瓷器进展还是比较缓慢。主要是在康熙到雍正六年以前这段时间,珐朗彩瓷器用的珐琅料,还需从西洋进口,颜色也只有八九种。雍正皇帝登基以后,当时就让他最信赖的十三弟允祥,来负责内务府造办处的工作,也具体参与珐琅彩瓷器的烧造。到雍正六年,国产珐琅料终于炼成,而且它烧炼出来的花色品种比进口料还要多,足以保证珐琅彩瓷的创新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