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走差异化发展之路。
中国入世后,我们的企业好比“与狼共舞”。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我们如何取胜?关键要研究和发挥我们的比较优势,靠特色经营、追求个性取胜,这是国际国内的一条重要经验。入世后,国内企业要各走各的优势路径,各打各的特色仗,在特色产品、特色文化、特色服务、特色品牌、特色模式上下大力气、花大工夫。
第四、打好品牌经营战。
品牌商品抢占并瓜分市场已成为市场经济发展的明显趋势之一。市场经济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一种品牌经济,拥有名牌就拥有市场名牌商标代表着企业及其产品的信誉,它作为能满足人的心理需求的精神产品,具有高质量、高信誉、高知名度、高市场占有率、高效益的特点,并使他具有吸引资金、聚集人才、改进科技、扩大规模、开拓市场的功能。目前国内不少陶瓷企业商标品牌意识尚未树立起来,不注意商标名牌战略的研究和运用,对创名牌、保名牌这个涉及企业生死攸关问题的紧迫性和认识不足,特别是缺少创国际驰名商标的志气。面对加入wto后将直接面对全球市场的机遇与挑战,我国企业应当有紧迫的商标意识,和走名牌发展之路,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综合素质和竞争能力。
第五、提高产品技术含量。
要把科技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推进器,科技的巨大作用已被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企业家所认识。我国陶瓷行业与国外同行业竞争的劣势关键就在于科技含量不够。为此,国内企业要不断瞄准高科技,以高起点、高标准去构建企业的科技发展战略。不仅重视对科技意识的培养、重视对科技人才的吸引,还要从实际出发,瞄准国际先进水平去构建自己的研制、开发战略机构,建立企业制度创新机制,坚持把科技创新当作企业的核心能力精心培育,将科技研发视为后盾,瞄准国内外市场需求,不断更新设备、创新产品,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虽然从总体上来看,我国陶瓷行业在自主知识产权管理方面仍然存在很大差距,但所有的企业都十分明白,当今陶瓷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根源就在工艺技术上。2006年,国外高技术陶瓷产值高达750亿美元,比我国整个陶瓷行业的年总产值还高。因此,几乎所有的强势企业都不惜在工艺技术开发方面投入巨资。如广东科达在陶瓷机械方面的不断进取、中窑窑业在陶瓷窑炉研发方面的贡献,更是直接推动了整个行业的不断进化。工艺技术之变,反应在产品方面,层出不穷的新技术、新产品就是绝好的证明。如蒙娜丽莎在全国节能减排之时,成功推出的超薄瓷质砖,就因其工艺技术优势而风靡市场。更为值得关注的是卫生洁具领域,高技术含量卫浴产品的附加值和利润空间往往比同类产品高数倍甚至数十倍。因此,国内已经有不少企业正在积极创建国家认可的陶瓷实验室,目的就是要在工艺技术方面抢占制高点的同时,将业内纷纷攘攘的仿冒者远远地抛在身后。
第六、加强科学管理,健康持续发展。
三流的企业卖产品、二流的企业卖技术、一流的企业卖规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之间的竞争表面上是产品的竞争,实际上,产品是有生命周期的,而企业追求的目标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可以说,产品不是技术的产物,而是管理的产物,在本质上,产品创新就是管理创新,管理创新就是创造市场的基本动力,实行科学管理比选择产品方向更重要。中国入世,在直接扩大中国企业的外延,即规模和效益的同时,也间接地增加中国企业的外延,国内企业要在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理念与方法的同时,将大力推进成本、质量、财务、营销等方面的创新和管理信息化,努力实现科学管理。
第七、提高集约经营水平。
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的规模较小,仍是我们的最大不足,规模就是覆盖力和影响力。在当前以科学技术发展为动力,以跨国公司为载体,在全球范围进行生产结构调整为特征的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我们不能消极地抵御外国跨国公司的挑战,只有加大联合自强,加速经济一体化进程,把自己的企业办的更大更强,要努力提高组织化和集约化程度,走高科技、国际化、规模化、专业化的创新之路,以经济区域化和集团化应对经济全球化,主动参与国际竞争,才能趋利避害、乘胜而起,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
第八、要敢于“与狼共舞”。
加入wto后,由于经济全球化可以使生产要素得以跨国优化配置,这可以促进全球范围的资本流动、产业转移和技术共享。因此,国内的企业可以利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机会,积极发挥劳动成本低、资源丰富和市场广阔的优势,扩大参与国际分工与协作的空间,并通过引进、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设备、资金和管理经验,实现企业和产品的升级换代、促进行业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从而实现在一个新的高起点上的跨越式发展。
面对瞬息万变的国际市场环境,要想打赢市场战,除了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更应该结合国际市场的特点制定一整套适合本企业发展的策略和路线。也只有不断创新,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让中国陶瓷迅速扭转当前在国际上的尴尬局面,从而长期立于不败之地,重振中国陶瓷雄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