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9月20日,全球知名咨询公司麦肯锡发布了《中国消费类电子产品市场分析报告》。其中,报告中提到:虽然未来5年中国家电市场总额仍将保持快速增长,但由于日益强大的家电连锁企业开始对市场发起大规模整合,每类家电很可能只有10~15个一线品牌还能够生存,很多二线品牌将会消失。消息传出,引起一片的惊恐声音。
其实,这不仅仅是针对渐入寡头竞争的家电行业,对于其他行业而言,身为处二线品牌的企业也应该由此有所警醒。走到家电这样的竞争态势,那是迟早的事情。因此,面对未来,二线品牌将面临生死抉择。要么想尽办法挤进第一梯队,要么在“温水煮青蛙”的过程中慢慢消失。
二线品牌的迷茫
“不想成为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同样,不想进入第一梯队的企业也不是好企业。但是,这是一个营销迷失的年代,即使你想进去往往也找不到大门。长江后浪推前浪,后浪死在迷茫中。复杂的市场造成了这样的迷茫现象--正确的不一定正确,错误的也不一定错误。其实,问题的核心就在于,你如何给自己定位,并由此会采取怎样的营销模式。如果没有清晰的企业发展定位,也不具备与定位紧密相连的营销模式,其结果只能是在迷茫中倒下。
困扰之一:所有的营销手段都采用了,为什么没有做到第一品牌?
有一个老企业,推出了新酒。确保新产品上市的成功,并抢占新的市场份额,顺利进入第一梯队。就在全国的一级城市投入了大量的营销资源,且高空媒体与地面促销联动,声势浩大。按理说,这样精心运作的新品上市应该赢得市场的热烈响应,但数千万元就如大海中的一个水镖。原因是发人深省的,他定位的高端酒早有巨头横行市场,而自己又没有找到差异化的竞争力,比如传播点的差异化、产品卖点的差异化、品牌定位的差异化,甚至传播时段和区域的差异化,结果便成了失利的教材。记住,市场营销中最为有效的就是成为某一领域的“第一”,这是能让别人记得住你的最有效方法。
困扰之二:产品个性十足、差异明显,为什么还是做不到第一?
市场是公平的。没有特点的产品或差异性不大的产品往往只能在低价区间展开竞争,且成长空间有限。因此,很多企业的成长史就是差异化产品市场成功的历史。但市场又是不公平的,没有哪一个规则说,独特的产品就注定要成功。一个手机企业,为了进入一线品牌,推出了针对商务人士的手机,但是半年过去了,销售状况一片荒芜。因为,他没有做好消费者的定位,没有找到消费者的核心卖点。比如,能帮助商务人士解决实际问题的特色功能--信息保密、手写输入等,再如,能给交际带来面子的外观等,都没有设计出来,仅仅是最普通的功能加上高昂的价格,其结果是必败。
困扰之三:创造了品类第一,为什么没有成为品牌第一?
一个乳业企业经过冥思苦想,终于找到了一个细分市场的第一,但是经过市场的推广,却没有溅起一点的涟漪。其实,创造新的产品类别不难,细分市场的战略也不深奥,甚至可以说是非常简单,但是很多的企业并没有做好消费研究,这个第一消费者能否接受,其消费潜力有多大?如果这个第一只是一个概念炒作,那么有没有实现销售的替补产品?如果这个第一不能在市场实践中有效,那么就是空想主义。
上述三个市场问题清晰地表明:无法进入第一梯队的背后原因复杂而多重。即使是找到了门槛,也不一定能迈进去,市场的水确实太深了,每个企业都在频繁地遭遇快速成长的烦恼,稍有不慎就可能跌入深渊,难以再翻身。
二线品牌如何破局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难道第一品牌从一开始就是行业航母或产业巨人?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卖磅秤的也不会成为今天的IBM了,卖塑料花的也不会成为今天的长江实业了,中关村倒卖电脑的也不会成为今天的联想了……
面对未来,虽然今天还属于第二品牌梯队的企业,但是只要努力,或许不久就可能打入第一梯队。实际上,其关键就是如何找到一种最好、最快的进入模式。
1、抢占渠道模式
得渠道者得天下,这是恒古不变的真理。身是第二品牌,如果能在适当的契机,通过恰当的策略。掌握了优势渠道,那么在产品具有特色的前提下,就很容易占据了消费者的心智,从而实现跨越的梦想。
在渠道的模式上,一般可以分为四个路径。
其一,合作式。即同强势渠道建立合作,赢得先机。比如,宝洁对沃尔玛和家乐福这样的KA给予直接经营,签订全球的合作协议。宝洁在沃尔玛系统占到沃尔玛整体销量的3.5%,而沃尔玛系统的销量则占到宝洁全球销量的18%。在宝洁和沃尔玛体系中,宝洁作为战略性合作伙伴能够享受到沃尔玛同步的零售信息。因此,作为企业一定想办法占据强势渠道--卖场。像家电业中的海尔、IT业中的联想等均属于这一类型。当然,除了规模大外,也可以进行广度的建设,比如把握到全国的某一个类型的终端等。
其二,自建式。即自己建立渠道,从而掌握渠道的主动权。企业能不能自建终端要综合考虑成本、效率和风险外,以及资金、营销等问题。在实际中,无论是家电业中的TCL、华帝、格力,还是食品行业中的双汇、雨润和统一,都是依靠自己强大的综合实力,整合企业内外多种资源,才取得了自建终端的初步成功。
其三,伙伴式。也就是大家常说的,要把渠道商作为合作伙伴,作为朋友,一起成长,实现共赢。2004年3月份,格力董事长朱江洪在香港大学演讲时说:“格力把更多的心血、政策、操作模式放在商家上,我们把经销商放在主导位置,非常正确,也从来不后悔。我们把精力放在经销商身上,帮助他们在营销中克服困难,使他们经营格力空调变成无风险经营。”董明珠喜欢用“一盘永远也下不完的棋”来形容格力与经销商之间的关系。这个一直专注于空调产品的研发和制造的家电企业创造了很多奇迹,连续十年保持了空调销售第一的奇迹。
其四,辟径式。实际上,渠道开拓的策略也是关键环节。因此,如何找到一种全新的渠道开拓策略也是赢得成功的关键。比如,2003年国产手机的领袖品牌波导,就是一个从底线品牌成长为塔尖品牌的生动案例。因为国内大的经销商、代理商这些资源基本上都被诺基亚、摩托罗拉等国外品牌占领了。于是波导索性自己建销售公司,形成了以省级销售公司、地市级办事处为基本架构,包含数千名售后服务人员、上万家经销商、数万个零售终端,并延伸至县级乃至乡镇一级的覆盖全国的销售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