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任命制:对中层以上干部,每年年初任命一次,新的一年按新任命的职工开展工作,工资待遇也随之变化。
对于国营企业来说,大多是“铁交椅”,职务只能升,不能降,即使工作出现失误,也不过是换换单位和岗位,级别不变。当然,如果犯了重大过错,又当别论。
优点:
1、通过对一年工作的考核,不搞排资论辈,缩短时间让真正有能力的人尽快上到领导位置,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2、加强竞争性,给现任领导一种危机感、使命感和紧迫感,促使领导干部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高管理水平;
3、倡导一种干部能上能下的风气。
缺点: 考核期限太短,不能全面考核,只能小范围调整。
五、人力资源共享,避免机构、人员重复配置
对大型企业集团,可以将干部、工人的人事调动、招聘、档案管理等对外的职能尽量集中于集团总部的人力资源管理部,将劳动工资、人才使用等职能分解到各下属企业。对于国营企业,虽也是尽可能地共享资源,但在机构设置和职能划 分方面却不太灵活,往往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不论规模大小,每个企业的机构设置都是齐全的,集团机构和人员重复设置得太多。
优点:
1、避免集团内机构和人员重复配置,提高工作效率;
2、由集团统一对外,可节约对外公关费用,资源共享;
3、以整个集团的形象对外,影响力和办事力度大。
缺点: 下属企业在用人方面的灵活性、独立性相对减少。
六、“季节工”:旺季前大批招工,旺季后即行解散
由于有的企业产品有季节性,存在淡季、旺季,在旺季前往往要准备大量的存货,或者在旺季期间要进行大批量的生产,这就要求有大批的工人投入生产;而在淡季时,生产量少,就要求工人越少越好,减轻企业负担。这就产生了一个“季节工”的做法,来满足上述要求。即在旺季前大批招聘工人,完成旺季生产任务后即行解散。从表面看,这种做法似乎没有人情味,但从企业经营的角度来看,为降低成本,却是必要的,而且这种做法在广东也是很普遍的。
在国营企业中,几乎都是全民工,大进大出、使用季节工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实上,部分员工下岗已给企业造成了极大的压力和负担。
优点:
1、可以节约费用,降低生产成本;
2、在保证产品销售的前提下,减少了企业养闲人的包袱;
缺点:
1、每次员工更换,都存在一个短期技术培训的问题。
2、不利于培养员工爱厂如家的主人翁精神。
七、人员合理流动。
对于管理、技术骨干,要用良好的福利待遇和工作环境来留住少数管理、技术骨干。然而,对没有一技之长的普通员工而言,如果不努力工作,则时时都有被淘汰的可能。要保持一定比例的人员流动, “今天不努力工作,明天努力找工作”,时刻提醒员工要有紧迫感、危机感。
优点:
1、避免员工产生惰性,将企业作为养老院。
2、培养员工的危机感、使命感、紧迫感。
3、激励员工努力再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适应新形势的要。
缺点:流动人员的确定较难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