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气愤”之后的爆发
从某种程度上看,鼎晟红品牌的创建,源于当年苏志勤的两次“气愤”。
德化生产的西洋工艺陶瓷,主要出口欧美,产量大,产值低,采用人工彩绘,工艺简单,色调单一,许多工艺陶瓷在材质和样式上几乎雷同。部分业内人士甚至戏称,很多时候获取外贸订单,靠的是运气,而非产品质量的竞争力,2005年前后,国内原材料价格不断上升,加上人民币和美元的汇率变化,企业压力进一步加大。
苏志勤出生在一个陶瓷世家,但自己创办公司却比较晚。2003年,苏志勤从工作了十来年的一家陶瓷企业出来,创办了德化宏晟陶瓷有限公司,在走过两年起步阶段后,面对了很严峻的形势:“拿不出拳头产品去竞争,可能就卡壳了,前进不了。”
也就是在2005年,苏志勤的一位朋友搬新家,他去别人的厂家买礼物,看中了一个“大展宏图”的雄鹰,十五寸高的瓷塑,一问价格,“超过1000元,是我们公司销往欧美市场同样质地、同样尺寸产品的几十倍,仅仅因为对方有了自己的品牌。”
2005年底,苏志勤去了美国,发现了更“刺激”的东西:“在一家商场里,我生产的花瓶是以5角美金卖给商场,零售价是1.99美金;而西班牙雅致陶瓷同样的花瓶,可以卖到100美金,原因还是很简单,雅致陶瓷拥有自己的品牌!”
苏志勤还记得,当时他的心情很不好,他站在货架前愤愤不已:“差价也太大了!这样的东西,我也做得出来,而且要把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都开拓起来!”
在回国的飞机上,苏志勤和同行的弟弟商定,立即着手高档陶瓷礼品的研发和生产,一下飞机就马不停蹄地注册了“鼎晟红”这个品牌。而这个时候,德化宏晟陶瓷有限公司才成立两年,刚刚走过起步阶段,苏志勤准备开始冲刺,而内贸则是首先要考虑的。
对“鼎晟红”这个品牌,苏志勤的解释是:“鼎,代表诚信;晟,代表繁荣昌盛。研发技术提升,产品质量过硬,收藏价值高,市场空间大。”其实,鼎晟红产品的价位,也都不低,小件的千余元,中等的3000元到5000元,大件和特制品的价格跟奢侈品差不多,这和鼎晟红“中高端”直接相关:“首先是对客户群体的定位,消费水平中等偏上,具有欣赏和收藏的能力雅兴;其次是对产品研发的定位,难度也要高一些,做出高质量产品,可复制性低,甚至不可复制,这样才会具有收藏价值。”
两次“气愤”之后选择了爆发,而不是气过就算了———苏志勤成功了。
黄谷莹 摄
□人物印象
多学多做的力量
初见苏志勤,头发梳得一丝不苟,说话的声音有点细,递给记者的名片上,头衔是“艺术总监”。在记者提问的间隙,他似乎是习惯性地看一眼,接着仔细想了一会才娓娓道来。
谈到成功的经验和今后的打算时,他说得最多的词是“多学多做”。在他心中,对自身的职业定位并非企业家,而是“吃陶瓷饭”;在他身上,似乎可以看见一个陶瓷艺术家族传统是如何秉承下来的,持之以恒的学习和实践,加上适当时机的突破,一股力量就可以爆发出来。
从最初学习基本技艺到学习企业管理,到学习品牌的价值,再到学习高水平技艺的突破,最后到提出开设专卖店的想法,苏志勤一直都在学。但他没有一头钻进去出不来,在企业遇到发展瓶颈时坚定地选择了创立自主品牌,并坚持做下去,事实证明他是对的。
“除了回家吃饭和睡觉,或者出差,苏总一般都在厂里,和大家一起研究新技术,讨论管理和发展。”苏志勤的一名下属感叹,不知他哪里来的那么多精力。对此,苏志勤的回答很简单:“看到不足,就去补;看到好的,就去学习;脑子想到,就去做。不管是当工人,还是做管理人员、当老板,即使是一个普通人,多学点,多做点,也没坏处。”
□苏志勤语录
“工艺礼品瓷的市场潜力很大,但还没有出现强势的市场品牌,谁先动手,并坚持住,今后分到的蛋糕份额就越大。”
创内销品牌 可促进外贸
《老板周刊》:这几年来,公司的内贸所占比例逐步上升,是否意味着今后营销重点将发生转变?例如将国内市场作为主攻方向。
苏志勤:工艺礼品瓷的市场潜力还很大,但还没有出现强势的市场品牌,谁先动手,并坚持住,今后分到的蛋糕份额就越大。目前,内贸销售额在整个公司的比例大约是25%,外贸还是占据主导地位,但并不是说今后将偏向于内贸或者外贸,我们的目标是通过创立品牌,促进整个公司的发展。
外贸的营销渠道控制在经销商手里,打造独立品牌很不现实;而内贸则不一样,我们可以建立自己的营销渠道,如通过在精品店、礼品店、大型商场开设专柜等方式,打出名气。如果在国内已经树立品牌了,对外贸也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根据不同需求做创新,国内外两个市场都发展,才是目标。
《老板周刊》:集中力量创品牌,这当中包含了你的哪些创业理念?
苏志勤:在公司走过起步阶段之后,我们选择了“先做强,再做大”,将鼎晟红、窑变多彩结晶釉等作为重中之重,根据市场需求第一时间推出新品,将“鼎晟艺瓷”这个品牌打出去。有了这个品牌效应,公司旗下的其他瓷塑、瓷花及日用瓷等系列,也可以顺利进入市场,这样公司做大的可能性就增加了。反过来说,如果当初平均用力,各个系列都紧抓不放,大而全,可能会造成溃散的局面。
《老板周刊》:国内营销渠道的铺设,要面对和解决的难题有很多吧!
苏志勤:是的,例如专卖店,开一家就要200万元左右,还要考虑地段的选择、物流方面的保证、今后的宣传方式等,但不去做怎么会知道呢?做内贸方面,很多企业都会有自己的店面,公司的全部产品都在展示,但品牌专卖店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影响力,到时候消费者冲着牌子来,有需要第一时间就会想到,这样的市场更稳固。
吃的就是陶瓷这碗饭,多学多做吧!专卖店也仅是尝试的一种途径,在实践中求生存,在生存中搞创新,做事情哪有不遇到困难、一帆风顺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