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12月,完成异地技改组建德化冠福陶瓷有限公司;
2000年6月,组建泉州冠福集团有限公司;
2002年9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福建冠福现代家用股份有限公司,股份制改制完成,公司进入上市辅导期;
2006年12月29日,“冠福家用”A股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成为国内民营企业股市的“日用陶瓷第一股”;
2007年,投资兴建福建冠林竹木家用品有限公司,向竹木制品发展;
2008年,“冠福家用”年产值达5亿多元……
回首冠福的十年发展之路,公司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各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坚持以“争创品牌之冠,铸就百年大业”为目标,以“产业做好、做精、做强、做大,效益报国”为经营宗旨,以市场为导向,以顾客为中心,诚实守信,开拓创新,求真务实,拼搏奋进,创出了骄人的业绩,成为我县首家在深圳证券交易所A股上市的公司。
公司目前占地705亩,标准厂房35万平方米,大小窑炉生产线30多条,员工6000多人。拥有下属泉州冠杰陶瓷有限公司、德化冠峰耐热瓷有限公司、德化华鹏花纸有限公司、福建冠林竹木家用品有限公司和上海五天实业有限公司等五家控股子公司。十年来,公司累计向国家纳税2.4亿多元,成为国内产销规模排名前列的日用陶瓷制造企业、中国现有规模最大的高耐热陶瓷生产企业;公司被认定为“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全国创名牌重点企业”、“福建省高新技术企业”、“省级花园式企业”、“福建省最佳信用企业”;公司党委被授予“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跑步进场逐太阳
“应该说,我们进入陶瓷业,还是误打误撞的。”谈起创业之初,董事长林福椿这样说道。今年62岁的林福椿出生在盖德乡仙岭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改革开放后,他被分配到县粮食部门工作,成了一名计划内临时工,并于1988年当上了城关粮店主任。
1984年,林福椿的长子林文昌从德化职业中专学校陶瓷工艺专业毕业后,向亲戚、朋友筹集资金到福州经销德化瓷器,但不到一年便亏损10多万元,以林福椿当时还不富裕的家境,这笔亏损已是把他逼进了绝境。面对残酷的现实,他无处逃避,决定停薪留职到福州和儿子一起经销瓷器,这一年,他已经42岁。到福州后,林福椿冷静分析了陶瓷市场,加上管理有方,商店门面不断扩大,并成功与福州华联商厦、东百等大型商场联营,还在先施百货大楼承租柜台自售瓷器。自此以后,林家的瓷器生意越做越大了。
1993年,林福椿带领儿子到上海开拓市场,在上海开办了首家德化名瓷销售店,并且迅速从一家发展到十二家,业务不断扩张。1995年,林福椿回到家乡办起了华鹏彩瓷厂,并确定了往家庭用品发展的方向。其时,上海店里的砂锅非常畅销,林家却没有自己的生产基地,林福椿和儿子陷入了生意红火中的新困境。他们意识到,单纯销售,适应不了“以顾客为上帝”的经营理念,只有创办工厂,根据市场和顾客需要进行大批量生产,生意才能进一步做大。
于是,1996年,林福椿果断地承包了冠峰耐热瓷有限公司,没想到企业核心技术员却跑了。没有了技术员,对企业来说无疑是灭顶之灾。无奈之下,林福椿买来高等院校有关陶瓷书籍,夜以继日地啃资料,与当地的陶瓷专家、陶瓷行家交流和探讨,全身心投入高耐热陶瓷研制。凭着技术员留下的一小桶已配好的混合材料,经过几百次的试验,1998年7月,林福椿,这个曾是粮食部门一名职员的陶瓷“门外汉”竟然自行研制出耐热陶瓷煲,通过成品检测,热性能竟高达420度,有的高达500多度,耐热煲终于研制成功,填补了福建的空白。产品经国家鉴定,由于具有抗热震性强,热稳定性好,使用寿命长,抗弯强度大,吸水率低,白度高等特点,属新材料领域,技术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产品被列入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荣获全国发明展览会优秀新产品金奖、埃及金字塔奖等十几项殊荣,企业被确认为福建省高新技术企业,并取得自营进出口权。
——林福椿成功了!他“跑步”进场并且已经追逐到了“太阳”,但对这段经历,林福椿却只是淡淡地说:“即使是一百次跌倒,我也要一百零一次地站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