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让团队成员制定工作方法与规则
如果计划都是团队成员一起协商制定的,大家也更容易理解与认同,使计划一旦确立,就能很顺畅的执行并拥有高度的合作默契。我们通常都是高层制定计划,而后颁布实施,执行者很多都不理解、不认同,这样团队的效率自然不高。如果制定一个计划的时候,让所有的参与者都参加到计划的制定过程中来,不仅可以获得很多宝贵的建议与思想,更容易使团队达成默契,甚至是产生共鸣。
曾经我为一家分公司的员工做商务培训,但开始时发现公司的员工从未接受过正规培训,整体素质偏低,对培训不理解,有抵触情绪。因为他们多数都有一套自己工作的习惯和经验,并且自我感觉良好,这种情况下培训效果一定不理想,于是我把准备好的培训材料收起来,坐下来与大家一起探讨,该如何开发与维护客户。本来大家板着脸,带着抵触情绪,但当我不是说教,而是向大家请教,大家都来了兴趣,各抒己见,踊跃发言。我把大家的思想慢慢向培训内容引导并结合了一些大家的意见,因为他们提出了很多我没有想到的好方法,好点子。培训顺利的展开了,因为员工觉得这些培训内容是他们自己制定的,所以在后期的执行上都一丝不苟并严格遵守。而且,有这些当地一线工作人员的意见参与,使培训更加具有针对性与时效性,效果非常理想。比起强行灌输上级的规定与工作方法要有效很多,同时团队成员的热情都很高。
3、具有奉献精神的团队领导者
一个团队想要达到思想共鸣的程度,需要所有团队成员共同努力,但是,即使团队中的每个成员都能够通力合作,也拥有共同的目标与利益,还是很难有效达成思想共鸣与默契协作,因为,还需要一个共鸣型的领导者,也就是说,这个领导者是否能发出引起共鸣的声音才是关键。
共鸣一词来源于物理学,意思是两个或多个质量与频率相同的物体,当其中一个发出声音,旁边的相同物体也会跟随发出同样的声音。而发声物体是否能引起其它质量相同物体的共鸣,不仅要看彼此质量与形状是否相同,更要看其发出声音的频率和波长。
这就像一个团队,虽然大家都有共同的目标和共同的价值观与利益,但是,领导者发出什么样的信号,决定着其他成员是否产生共鸣。这时,对团队领导者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其具有高瞻远瞩的正确决策能力外,是否具有为别人着想,以团队利益为重的自我牺牲精神,就成了其领导团队产生共鸣力量的关键。想一想,如果团队领导者凡事以自己利益为中心,或以强权支配团队成员,那么怎么可能唤起团队成员的共鸣呢?共鸣是一种彼此推心置腹的意见交换后的共识,共鸣更是爱心、信任交互的结果。
4、创造良性团队动力
一个优秀的团队不是单靠成员的个人能力和简单的人力叠加达成的,更需要领导者为团队打造一个良性的工作氛围,并为团队注入各种积极主动的工作动力。比如,为团队营造一个良好的沟通渠道,让声音能够从下面上来,经过传递,让决策者听到并消化掉,而后将这些声音转化为具体行动在传递回去,这样才能使决策正确有效,团队成员也会更积极投入。领导者切不可不听下面的声音,只是关起门来做决策,而后把思想、决策从上面扔下去就等着追踪结果和考核执行情况。声音要由下而上,而执行则应该从上到下,决策如果都能从领导层开始做起,那就几乎不会遇到太大的阻碍,使正确的决策能够顺利推行,这在一个共鸣团队中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