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时的俞冬云身上似乎总有使不完的劲。由于所在部门的人手有限,每个人的任务总是排得很满,客户还会忽然将一些活动交给他们,操作时间却很短暂。面对这些“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俞冬云却只能单打独斗地应对。
例如,第一次为客户做路演(指航空公司为推广产品和服务在不同城市间做市场推广活动)时,她既要做活动策划,又要寻找相关合作方,还要与客户、媒体不断沟通。“所有事情都是我一个人做的,而我当时根本不知道那样做的风险。”俞冬云说,经过几天的忙碌,在没有出任何纰漏的情况下,她顺利地完成了这个项目。
因为勇气,俞冬云在工作之初面对各种挑战时很少会胆怯,而是一心一意地琢磨如何才能完成任务,“这大概就是年轻、缺乏经验的积极一面。”俞冬云说。
随着接手客户数量的增加、工作经验的丰富以及对行业了解的加深,俞冬云对工作也愈发应对自如。2002年底,她被越级擢升为客户监理。
由于长期面对航空、旅游类的客户,俞冬云渐渐遇到了自我突破的瓶颈:一方面她希望能有机会接触其他行业的客户,另一方面她发现自己在经验丰富之后,每次做事总是习惯性地按照同一模式操作,想要改变却又无能为力。
此时,另一家香港的公关公司力邀俞冬云加盟,并表示他们在北京设立新办公室后将主要做财经公关,而这正是她一直希望进入的领域,因此俞冬云告别了服务将近5年的老东家。
自立门户
新公司的业务正处于拓展期,俞冬云一上任就忙碌起来,但她很快发现自己负责的客户与之前公司承诺的并不一样。虽然很不情愿,但出于责任感,俞冬云还是一边与总部沟通,一边继续工作。
在沟通无果的情况下,俞冬云感到工作非常缺乏目标感,这种无目标状态也让她陷入了无休止的加班之中:每天都要熬夜到凌晨3点。此时,一个朋友建议她,既然做得这么辛苦,为什么不出来自己做呢?
经过几天考虑,俞冬云决定尝试创业,2005年1月,她和朋友合伙开了奥博佳传播公司(“objective”,即目标)。
起这个名字时,俞冬云刚好在学习高尔夫球,起初她总是打不到球,但越是打空球,她就越要埋头看球,这样即使能打到球,球也只是毫无目标地四处乱飞。
教练提示她,除了调整技术动作外,一定要抬头盯准目标,才能将球送到你想要的位置,否则再怎么打都是徒劳。“他的一番话对我的启发非常大。”俞冬云说,因此在成立公司时,她希望公司的目标清晰、行动准确高效。
北京有几百家大大小小的公关公司,但俞冬云在创立奥博佳的最初几年,却从来没有为生存发过愁。这一方面得益于她之前积累的客户关系,另一方面也源自她练就的专业服务能力。很多客户实际上正是信任她的能力才成了奥博佳的客户,如德国汉莎航空、加拿大航空公司、星空联盟、国际航协、加拿大旅游局、多伦多旅游局、希尔顿酒店等跨国公司和组织。
公司成立之初,由于团队成员经验不足,俞冬云一直埋头于事务性的工作,这导致她鲜有时间考虑公司的发展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