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这么说,不调和就要生病。
我们解决这个问题基本上可以采取中医的办法:相生而又相克。那么在一个组织中的相生相克是什么样的呢?决策生管理,管理生执行,执行生督导,督导生谋划,谋划生决策。在这几个层面上顺时针相生,隔着就会相克。比如决策克执行,执行克谋划,谋划克管理,管理克督导,最后督导又克决策。我们可以看到,这几个层面环环相扣,在组织中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管理体系。
在这样一个情况下,每一个角色都有自己的功能。比方说决策者的真正功能在于决断,管理者的真正功能在于执行。为什么者经理人经常和老板发生矛盾?因为管理者总是错位,想要做决断。
其实作为管理者,你只是负责代理别人去执行,你的真正的价值在这里。要不然就不选择你的老板,要选择了你必须要归于其位。到了基层,最好的价值、最大的价值不在于思考,而在于执行。思考太多、行为太少,是基层人员最大的弊病。比如在战场上,连长喊:“同志们往前冲呀!”士兵有了思虑,说:“连长且慢,这是正义战争还是非正义战争呀?我认为10分钟以后发起攻击才是最好的。”经常在企业里看到这种情况,这样的人就是该被枪毙的人。但是很多时候我们鼓励员工有创造性,但他提创造性意见,是在战斗之前。命令下达之前减少思考、增加行动才是最好的。到了这个层面,执行成为最可贵的品质,而在没决策之前,思考才是最可贵的品质。
老板和员工、经理人经常发生矛盾,为什么?意见不一致。怎么办?其实这个问题在古代就已经解决了,皇帝一般不提大臣的问题,他会让什么人提?谏议大夫、御史大夫等,专门有提建议的人。为什么?相克。
相克会使每一种东西都发展到极致,一个企业的管理系统就是和谐。比方说,一个人特别讨厌,专门挑毛病,挑毛病一个顶三,干什么都不行。不能干事儿不要紧,这样的人就让他当质量检查监督员,让他专门挑刺儿去,就是用得其所。往往足智多谋的人在当将军的时候,执行力不够,因为思虑会太多,将军不是思虑太多的人。所以,一个人足智多谋不一定当将军,可以当参谋。参谋型的人适合放在咨询这个位置上。
驾驭强势下属就是这样,相生相克是一个很好的解决之道。那么,具体有哪些“降龙之策”呢?有三个方面。
好用平衡之术
乾隆盛期,人才济济,而乾隆皇帝在统御大臣的时候却有着他的平衡之术。和珅是个执行力很强的人,皇帝下达命令他马上执行。可是乾隆也知道和珅有缺陷,本性贪,乾隆得到一的时候,他甚至可以得到二,那么是不是该修理他呢?很显然不行。乾隆一旦修理他就相当于砍掉了自己的脚,所以乾隆很高明,用刘墉去制约和珅。无怪乾隆皇帝说如此:“只有臣子不团结,做皇帝的才会心安。”其实,任何一个稳定的朝代都是人才辈出的朝代,而人才之间也必然形成一个相生相克的体系。
在企业管理上也是如此,企业领导者必然是站在决策者的位置上,职业经理人自然就是管理者。那么就会有这样一个问题,老板对经理人好,给他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可是,一旦经理人出了问题,领导者却不能处置他,为什么?因为这样会引起组织混乱。所以这个时候就要用督导去消耗他,用谋划去制约他,如此到达企业和谐的最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