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者认为,与任正非“狼性文化”相比较,中兴的创始人侯为贵多年来走的是一条中庸之道,并称之为“全面分散企业风险的中庸之道”。侯为贵对此未予置评,其中的原因除了他认为中兴通讯作为上市公司可以任人评说之外,根本之处在于“全面分散企业风险”是防御性的,作为科技领先的企业更应当引领潮流,在市场上做到“君子而时中”。
从中兴踩准市场热点说起中兴通讯这个靠300万元起家的小公司,经过四分之一世纪的努力,成长为中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通信设备制造业的开拓者。其成功的外在表现,就是一直能够踩准市场的热点,令人称叹。
1996年,侯为贵抓住资本市场契机,在中兴实施股份制变革,1997年成功上市。2002年,在许多厂商对小灵通市场并不看好的时候,侯为贵敏锐地察觉到了小灵通业务背后隐藏的商机,异军突起,在2004年的250亿元销售额中,小灵通占了120亿元。2007年10月,中兴举债40亿元投入TD-SCDMA,在当时TD牌照未发的情况下,对TD前景胸有成竹。2008年4月,中国移动TD-SCDMA正式启动中国3G手机市场,中兴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了主动。此后的中兴通讯迈入稳健成长期,在全球金融危机中逆势而上,在国际市场上不断“攻城略地”。这种对市场热点的把握,就是《中庸》里所说的“君子而时中”。
《中庸》第十四章引用了孔子的一段话:“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正、鹄,都指的是古人射箭用的靶子;画在布上的叫正,画在皮上的叫鹄。孔子这里是说:“君子立身处世就像射箭一样,射不中,不怪靶子不正,只怪自己箭术不行,要摆正自己的射姿。”踩准市场热点与射中靶子的比喻,意思是一样的。当然,反求诸己的摆正射姿在中庸哲学里强调的不是“术”,而是“道”,这在市场竞争中表现为对商业文明道义上的追求。反过来说,能够踩准市场热点就是符合市场竞争之道的证明。
事实正是如此,侯为贵坚持以市场和客户需求为导向,在中兴企业文化手册中明确规定,对外交往、宣传以及发布公司业绩要坚持诚信务实的原则。中兴曾向其上级单位陕西国防科工委借了200万美元起家,当时很多企业借钱不还成风,侯为贵最先按1:2(美元比人民币)的比价偿还了一部分;后来美元升值到1:4,又按新的比价偿还余额,连借方也感到意外。以讲诚性的君子之道克服市场的不确定性,就有望获得更多的支持,稳操胜券。秉承服务客户的理念,永远保持对顾客的热情,将客户随时变化的要求作为一种市场信息用于指导企业发展,“君子而时中”就没有悬念。
刷新中庸哲学的一个千古陈词“君子时而中”其实就是与时俱进,一方面是核心竞争力的形成,经得起市场变化的考验;另一方面绝不满足于退而求其次的妥协,用实践证明道义的生命力。两者的结合就是“中立而不倚”,即屹立在新的市场环境中而没有失去立足的根基。
应当承认,对“君子而时中”的传统解释是:君于之所以中庸,是因为君子随时做到适中,无过无不及。于是“扣其两端,允执其中”的折中就成了一个千古陈词,由此带来的中庸管理的流弊就是搞折中。《中国青年报》曾经报道:昆明市盘龙区的张大妈对社区里的两棵夜来香树产生了烦恼,因为她患有严重的支气管炎,对夜来香的花粉特别敏感。为维护个人利益,张大妈要求移走这两棵树,却遭到了社区里部分人的反对。反对者认为,个人利益不能影响整个社区居民的利益。经过市民在媒体半个多月的激烈讨论,当地有关部门采用的办法竟是把两棵夜来香移走一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