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徜徉在这些酒器间,一股浓浓的酒香仿佛扑面而来——
回味历史,与酒有关的名人中,文学家占相当比例。汉代司马相如卖过酒,曾以鹉鹊袭换酒;扬雄有载酒问字故事流传,凡向他求教奇文异字者须以酒作酬,纳酒成了缴学费;三曹都有咏酒的诗歌;曹植纯粹就是酣酒误事的酒鬼;年少时曾经让梨给大人的孔融最大志愿竟是“座上客常满,杯中酒不空”……
陈明良收藏的唐朝家用酒壶,为半陶材质,高10厘米,让我们感受到“莫笑农家腊酒浑”的诗意浓浓,充满古扑静谧;宋代军持壶,高16厘米,似酒壶又是水壶,应该是那个年代具有多种使用功能的器具;明代高白酒壶,全瓷上釉、高7厘米,充分体现出德化白瓷在普通大众中的应用。
清末生产的“仕女”酒壶,高22厘米,外型施绿釉;这种清末素烧的酒壶如今已十分罕见;桃型倒流壶,高12厘米,亦是清末烧制,别具特色;而民国饰有花卉图案的双流口酒壶,高21厘米,更是妙趣横生、别致新意;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生产的熊猫、猫抱鱼等酒壶,16厘的南瓜型酒壶和19厘米的玉米型酒壶,已经看到工业时代的多元发展。
陈明良,德化收藏协会会长、福建省级工艺美术大师。平日里,他除了醉心于传统的瓷雕创作外,还热衷于收藏,家中大量的历代德化陶瓷珍品,让人耳目一新。他对于收藏,较有心得和讲究,除了按器物的年代陈列外,还对器型进行归类。徜徉其间,精采纷呈,思古幽情,几千年的风云岁月扑面而来。那些造型各异的酒壶,仿佛带着那一团不熄的窑火,映照出别样的瓷国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