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评论文章指出,眼下有人常常把一些正常行为当作异常现象看待,反映出一种道德标准和价值取向的偏差。这并非世风日下,而与管理有关。当企业管理者把一些本来不合理的东西通过“管理”变成合理后,管理者的“成功”往往会给社会带来精神鸦片,从李书福先生与沃尔沃管理层的分歧就可以看出这一点。
化异常为正常的角色请勿扮演
吉利汽车董事长李书福日前在“2010年度高峰论坛”上披露,自己与沃尔沃管理层之间存在着分歧。比如说现在中国市场喜欢大车型,只要客户有钱买那么沃尔沃就应该造。但是沃尔沃管理层却坚持不同的观点,认为大车型不仅能耗大、占地面积大、材料消耗也大,不符合当前全世界汽车工业发展低碳环保的方向。
这两种意见在道德层面上哪一个更合理,人们不难做出正常的判断。但是李书福先生是从中国特色中脱颖而出的,他将沃尔沃管理层的正常理念视为异端并不奇怪。我们当然不能据此认定李书福先生的成功就是在正常与异常颠倒中取得的;不过从网上流传的暴发户的秘笈中可以看出,化异常为正常的确是草莽英雄的惯技。有一位富裕人士认为他的赚钱路径很简单,就是政府说不让干什么,那就一定干什么:八十年代,政府不让投机倒把,我就投机倒把;九十年代,政府不让下海经商,我就下海经商;2000年后,政府不让炒房,我就炒房。结果我就发了。其结论是:政府说不让你做什么,那就是你的前进方向。由此可以看出,沃尔沃管理层的观点显然不符合“中国特色”。
有一种管理“胜经”认为:管理就是将不合理变成合理。沃尔沃管理层的经营理念无疑是合理的,而李书福先生看到的则是不合理中的商机。这在中国企业的管理中,可以认为沃尔沃管理层不服从管理。按照服从管理的要求,接下来的事情就会出现不听话就走人的摊牌。沃尔沃管理层也有可能被“换血”、“掺沙子”,从而得到改造。即使此前李书福先生承诺,在完成对沃尔沃的收购之后要保留管理层,这在中国企业管理中并不具有约束力,因为“一把手”可以根据新的情况做出调整;即使沃尔沃管理层有意见也要服从吉利的“大局”。如果沃尔沃管理层基于股权等原因不得不与李书福先生保持一致时,管理也就完成了从不合理到合理的转变。
李书福先生同时谈到奔驰,认为奔驰“对中国市场理解得很透”。奔驰的确有新E级轿车轴距长了140毫米的案例,与李书福先生关于中国市场喜欢大车型的判断一致;但是不要忘了,国内生产的奔驰除了E级车,还有C级车型的开发在先,另有smart品牌的适时推出,后者同样关注中国市场对于环保车型和节能减排车型的强烈需求。smart车身面板与内饰材料都是100%可回收的低污染的材料,无论从设计还是从制造都满足了对环保最苛刻的要求。如果说奔驰在中国市场的布局比较成功的话,与它在管理中具有较大的话语权不无关系,北京奔驰是一家合资企业,不像沃尔沃那样为吉利全资收购。这也告诉我们,并非所有的管理都是在将不合理变成合理;但是要想完成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真正重视包容式增长,管理就不能继续扮演将不合理变成合理的角色。
合理与不合理的理念不能混淆
应当指出,正常与异常是相对而言的,“礼俗相背,何世不然?”管理完全有理由在不正常、不合理的生活方式中发现商机。比如“堵车”是都市生活中的一种不合理现象,但是当人们抱怨堵车时,广播电台却可以成为一个受益者,因为它借这种无聊的时间发挥自己在娱乐与信息服务方面的优势,从而使一个衰落的夕阳行业重新受到人们的青睐。不过,当人们的生活方式或者生活习惯与价值观念联系在一起时,合理与不合理的界限就不能混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