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中华陶瓷网 [简体版] [繁體版] [网通站]  会员中心  RSS定阅  留言  关于我们   客服中心
中华陶瓷网
 网站首页 行业专题 人物专访 陶瓷收藏 电子杂志 陶瓷装饰 经营管理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直通产区 福建德化 景德镇市 佛山潮州 山东淄博 湖南醴陵 河北唐山 本网动态 网站建设
首页  资讯  企业  产品  供应  求购  展会  招聘  搜索  文化  商城  名家  技术  图库  百科  营销管理  陶瓷之路
原料
产区德化 广东 江西 山东 湖南 四川 河北 晋江 其它 | 日用陶瓷 工艺陶瓷 建筑陶瓷 原料辅料 卫浴陶瓷 陶瓷机械
 您的位置: 首页>行业资讯>>产区动态>>广东产区>>|
佛山陶瓷产业六十年跃迁史

发布:2011-2-21 9:46:58  来源: 陶城报资讯网  [字体: ]
  风生水起——独领风骚的南国陶都
  
  佛山在明清之时被誉为“名镇”,说明手工业和商业是全国前列并是各方领先地位的经济中心,同时也即是市民文化发祥之地。这在封建社会中,不仅代表着当时的先进生产力,而且意味着市民经济和市民意识的出现,标志着资本主义因素的萌芽。从史料可见,佛山在当时不仅以陶瓷辉煌天下,而且以生铁铸造业冠全球,是西方工业革命前,中国出口铁器的最大生产地和出口港。石湾陶塑艺术始于唐宋、盛于明清,迄今已有千年历史,是中国艺术史上的一支奇葩。从唐宋开始就远销日本、东南亚乃至世界各地,有“石湾瓦、甲天下”之美誉,有“南国陶都”之嘉名。南风古灶出现在明朝即是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生产力发展、大规模生产的一种需要。其后,石湾陶艺进入一个繁荣时期,在3.4平方公里土地上,有107条窑灶、6万人从事陶瓷行业。至1949年前,石湾公仔已成为一个相当成熟的行业。依靠活跃的民间商业氛围,佛山陶瓷产业抓住资本主义萌芽的契机,不断发展壮大,并一直在全国独领风骚。
  
  石湾陶艺的执牛耳者,首推石湾美术陶瓷厂有限公司,它成立于1956年,至今,石湾美术陶瓷厂内仍保存着有400多年历史、一直在烧制美术陶瓷的活文物柴烧古龙窑“同庆灶”。1949年后,通过没收官僚资本,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和个体手工业,佛山陶瓷业获得了迅速的恢复和发展,建立了社会主义的陶瓷工业体系。石湾美术陶瓷厂集中了全石湾所有“古玩行”从业人员,使石湾陶艺进入了一个群星灿烂的全盛时代,极大地促进了石湾陶艺的发展。1958年,公私合营的石湾美术陶瓷厂与广州人民美术社雕塑工厂合并成为国营石湾美术陶瓷厂。同年,佛山市陶瓷研究所创建。数十年来,石湾美术陶瓷厂一直是佛山老字号传统产业和佛山陶瓷历史文化的杰出代表。佛山市陶瓷研究所同样为中国陶瓷业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不过,到了1970年代末,石湾生产的传统陶瓷产品,很多已经不适应市场的需要,市场需要的却限于设备能力而不能大量生产,部分企业因此而陷入困境。虽然在1978年,两家企业曾成功试制国内第一批彩釉砖,然而遗憾的是,采用15吨小压机手工操作冲压成型,用匣钵装着放进隧道窑烧成的落后生产方式,导致产量低、能耗大,并没有给转产以后的陶瓷厂带来多大的经济效益。慕名到石湾买彩釉砖的人,总是因为供货量少而失望地离去。
  
  改革开放之前,社会经济几近崩溃,民间资本几近清空,以石湾美术陶瓷厂和佛山陶瓷研究所为代表佛山陶瓷,赓续了佛山陶瓷产业的血脉,像在冬天播下的种子,熬过漫长严冬之后,终于复苏发芽。
  
  狂飙突进—— 一枝独秀的佛陶集团
  
  1984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经济体制从批判“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论”转到肯定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是中国改革总体思路的一次重大突破。《决定》提出了企业改革的两个方向:一是增强企业活力,把生产经营自主权真正落实到企业,使企业获得自我改造、自我发展的能力;二是所有权和经营权可以适当分开,突破了国家行政机构直接经营企业的老框框。这就为企业向独立经营的经济实体转变创造了有利条件,并实行了“利改税”和“调节税”制度,力图给企业创造一个平等竞争的环境。
  
  佛山占改革开放风气之先,有着较内地宽松的环境和自由的思想。1981年,佛陶集团总经理周棣华新官上任,率领由工人、技术人员、管理层组成的8人团队,前赴意大利、西班牙展开了为期一个月的考察。他们白天参观,晚上在旅馆凭记忆将工艺路线、草图绘制记录下来。而这一个月的经历,坚定了周棣华“师夷长技”的决心,并作出一项战略决策:利用外资全线引进一条彩釉砖自动生产线。由此,开启了佛山陶瓷乃至佛山城市的光荣与梦想,历史性地揭开了我国现代建陶工业诞生与成长的序幕,也由此奠定了佛陶集团快速成长的基石,并最终书写了中国建陶发展史上辉煌灿烂的一页。
  
  1984年10月,我国首条从国外引进的彩釉砖生产线在石湾利华装饰砖厂一次点火试产成功。这一事件,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副理事长、华南理工大学教授陈帆称之为揭开了中国建陶工业与现代化、国际化接轨的序幕。而自那一刻起,全国各地纷纷掀起了从国外引进自动化墙砖生产线的热潮。其后几年,釉面内墙砖、彩釉马赛克等自动化生产线,纷纷在佛山市陶瓷工业公司管辖下的陶瓷厂扎根。
  
  资料显示,1983年至1989年间,全国建陶企业数量增加至数百家。引进的生产线或许未必都达到预期目标,但通过各地对国外生产线的引进、消化、吸收,其有力促进我国现代化建陶工业的发展。时至今日,佛山建陶业的辉煌仍旧深深地打上了“佛陶”的烙印。因为它直接扶持了一大批乡镇建陶企业,促成了佛山建陶区全面繁荣的格局,并为后来民营建陶企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大批专业人才。多年的迅猛发展,建筑陶瓷已发展成为佛山的一张“名片”;一直以来,佛山是全国乃至全球最大、产业链发展最完善的陶瓷产业集群区,占据中国陶瓷的半壁江山。目前中国陶瓷产区依然保持群雄逐鹿而佛山一家独大的格局。据广东省行业协会统计,2010年1—10月份,广东省陶瓷砖产量达16.98亿平方米,同比增长23.8%,占全国比例25.7%,全国排名第一;卫生陶瓷产量3101万件,同比增长11%,占全国比例25.7%,全国排名第二;出口同比增长41.3%,占全国71.3%。
  
  佛山建陶业的快速发展,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在于专业技术人才集中的优势,而这批技术精英大多受益于佛陶直接或者间接的培育。早在“八五”期间,佛陶集团就成立了“陶瓷职业中专”,并在工人技术骨干中评审各类技术职称,同时,大量接受相关专业的大中专毕业生,使工艺技术人员的比重迅速提高。在鲍杰军的《中国智式———建陶产业强盛之道》一书中,对这一点也有记述: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佛陶集团就出现了一批“星期天工程师”,他们利用业余时间到周边的建陶企业“炒更”做技术服务,把佛陶集团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技术不断传播推广。后来,随着佛陶集团的日渐衰落,大量的生产、技术、管理骨干和研发人员相继离开流散到周边企业,为这些企业带去了大型国有企业独有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扶持了一大批新建企业的成长,佛陶集团也因此被戏称为建陶企业的“黄埔军校”。
共有  条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推荐产品 更多...
同乐
包邮特价:360
荷叶瓶
特价:499
辉煌腾达
特价:488
幽梦
包邮特价:1299
陆羽品茶
包邮特价:888
凌云骓
特价:488
自在春风
特价:599
欢天
特价:999
竹之语
包邮特价:1999
和和美美 甜甜蜜蜜
包邮特价:699
烟雨江南
包邮特价:2999
上善若水
包邮特价:2660
 ·本类最新 更多...

 >> 国际新闻 更多....
 >> 福建德化 更多....
 >> 广东产区 更多....
 >> 江西产区 更多....
 >> 企业新闻 更多....
关于我们  本站新闻  产品服务  帮助中心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友情链接  RSS定阅  新闻调用  联系我们  留言
版权所有 (C) 2006-2014 中华陶瓷网 Ctaoci.com 电子邮件:wxchina#qq.com
闽ICP备10020107号-1


扫一扫
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