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钟”长鸣产业升级是关键
在采访中,无论是陶瓷企业主,还是相关部门政府官员,都认为虽未直接受到冲击,但这场反倾销还是对我县陶瓷业再度敲响警钟。

与欧盟反倾销接踵而至的是,陶瓷色料所需原材料的价格成倍飞涨,直接引起色料出厂价格的提升。原材料价格的暴涨,或将引起色釉料行业及陶瓷行业的再次洗牌。
一家企业主告诉记者,色料等原材料价格的暴涨非常惊人,硅酸锆从年前的9000元/吨上涨到目前的1.8万元/吨,氧化锆从年前的2.2万元/吨上涨到目前的3.6万元/吨。
据介绍,陶瓷色料主要有两类,一是澳大利亚的增白粉,因澳大利亚水灾影响,价格上升;另一种是含黄金、钒等贵金属材料。
该企业主告诉记者,色料价格大幅上涨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国内陶瓷等产能过大,导致色釉料方面需求量大,而国外原材料的产能并没有大幅提高,在供不应求的情况下,导致价格大幅度上涨。
据业内人士分析,作为应对,企业应该寻找替代品,生产无釉砖,减少花料,尽量生产出节能环保减排的产品,硅酸锆可以用镁替代,可以使成本下降5%左右。
无论是欧盟反倾销也好,色料等原材料价格的暴涨也好,虽未直接震及,然而“震感”不小。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德化瓷最重要的是继续产业升级,大力发展科技兴瓷战略,通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打造自主品牌,实现陶瓷产业由制造向创造的转变。
此外,我县品牌建设工作仍需“咬定青山不放松”,要积极开拓国内市场,打好区域品牌、企业品牌、工艺大师品牌相结合的组合拳,以此带动优势产业继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