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反倾销初裁结果“地震”陶瓷界对德化影响不大

行业“地震”波及全国1500家陶瓷企业
3月17日,欧盟对产自中国的瓷砖做出了反倾销初裁:根据初裁,没有一家中国企业获得市场经济地位,1500家中国陶瓷企业被征收高达73%的临时惩罚性关税,半年后将公布终裁结果。
据悉,此消息在国内陶瓷界内掀起轩然大波。“中国陶瓷行业相当于发生了一场‘地震’,2011年中国陶瓷行业对欧盟出口同比降幅将达50%。”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佛山办事处主任蓝卫兵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说。
据了解,本次欧盟反倾销调查涉及的中国企业大多集中在佛山,尽管没有受到正面和猛烈的冲击,但晋江的陶瓷企业也无法从这场反倾销中脱身。据了解,晋江陶企没有一家出现在之前的抽样名单上,但一些外贸公司还是涉及其中,不过总金额仅有数百万美元,在此前的应诉中考虑到需支付高额应诉成本,企业并没有积极应对。
据悉,这项高额惩罚性关税将从今年3月17日起到9月16日执行半年,9月17日将最终决定是否征收为期5年的正式反倾销税。名义上留给中国企业抗诉的时间还有半年,实际上已希望渺茫。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佛山办事处主任蓝卫兵说,欧盟委员会拟定的反倾销调查“替代国”是美国,资料收集期限为10天。“以美国的生产成本和中国比,最终裁决结果可想而知了。”
欧盟此次反倾销立案,已是中国陶瓷10年内遭遇的第六次反倾销调查。从2001年以来,特别是2008年连续遭遇来自印度、墨西哥、菲律宾、埃及、厄瓜多尔等国的反倾销措施,部分国家的反倾销税率更是高达20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