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所村
一、窑场沿革
后所,位于德化城关东侧,原名前苏村、后苏村(厚苏)。
后所已发现古窑场遗址5处,其中大草埔窑为宋、元、明遗址,其他是明代至民国时期遗址,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最有名的是朱紫仑窑场,即后所窑。窑场前有一条小溪,明时建有数处水碓加工瓷土,后以土堀淘澄瓷泥,为塑坯准备泥料。窑场建9间阶级大窑,地处盆谷,有利控制窑火,烧成率高,所以此窑场明代至民国时期经久不衰。明代何朝宗、何朝春兄弟在此窑场烧制的中国白(象牙白)瓷雕艺术品,为稀世奇珍,后所窑因此久负盛名。何氏后裔以及郑氏先民,先后联合在后所窑烧瓷。清代,有林元柏、林元标兄弟台建穴美大窑。道光年间,有林彩贵、彩凤、彩梅、彩黎等四兄弟合建协美阶级大窑,烧制青花瓷,成为豪富,鼎建通玉堂大厝,人称“银后所”。郑孝琼(1882年生),在后所窑场建内楼窑,又与他人合建9间阶级大窑,后发富,自建“建兴”6间阶级大窑。林明星(1866年生),曾任六品衔州同,卸任回乡业瓷,建“协美”窑。陈献子(1881年生),先于后山洋水尾建大窑1座,后又于后所窑场合建9间阶级大窑。另有陈伯邦(1876年生)于后山洋建7间阶级大窑。民国后期,李懿凤、李仁达分别经营“新裕源”、“裕源”瓷厂。1953年,集光初级业社创办瓷器副业组,1956年归入隆泰瓷器生产合作社,1966年归浔中公社瓷厂。
1979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后所村民陆续兴办陶瓷企业,至2001年已有私营陶瓷厂9家,其中较具规模的有福建德化隆南陶瓷有限公司、隆星陶瓷工艺厂。
二、何派瓷雕
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泉州府卫右所总旗官何崑源与其弟,奉令人后苏村屯种,于何厝坂建溪阳堂肇基,遂名后所。
何崑源善于雕塑,子何世祥任莆田县学训导,孙何尚志贡生任古田县学教谕,第四世何光孙既无武职又不出仕,转而学瓷艺,因其出身书香门第,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对继承和发展德化瓷雕艺术颇有成就(福建省博物馆收藏的印有“宣德”年号的瓷雕观音当是其作品),所以五世何孙仔、六世何国人、七世何茅德、八世何善富皆承瓷艺,成为后所瓷雕世家,均于后所朱紫崙窑烧制瓷雕工艺品。何善富于明嘉靖年间生两子,长容海,乳名来,字来观,即何朝宗;次楱潭,字来生,号振宗,即何朝春。兄弟二人雕塑的观音菩萨、达摩佛像,独树一帜,享誉中外,其艺术风格与捏、塑、雕、镂、贴、接、推、修八法,为德化历代瓷雕艺人传承,何朝宗被尊为“瓷圣”,其瓷雕艺术水平时为古代德化陶瓷艺术的巅峰。
明末陈至言、孙凤栖等董建碧象岩于白泥岐,请何朝宗于岩中塑一尊观音和善财龙女诸佛像,观音菩萨的神态威仪令人崇敬,白泥岐从此改称观音岐。
三、技艺传承
后所陶瓷技艺随窑场延续、传承。自明宣德年间何光孙习艺起,传至万历年间的何祖成、何日应、何日暹、何日逢、何日迥等,七世相承,均在后所窑(朱紫崙窑)烧制陶瓷,传习工艺。当时,后所已建阶级大窑,何、郑、林氏联合经营,技艺互相交融,郑氏善经销,林氏善彩画。林扬进(1551年生)是陶瓷彩画书法艺人。至清代林明星(1866年生),承继瓷雕,其裔孙林嵩山保存的一支“龙凤花瓶”,视为传家之宝。清末民国初,苏学金学习何派艺术,雕塑观音,高阳村陈氏珍藏的一尊瓷观音,其背面有“博及渔人”印记(苏学金别号),系苏学金仿何派瓷雕艺术作品。苏学金艺传许友义,许友义艺传苏勤明、许文君等,繁衍宝美苏氏、湖前许氏两大瓷雕世家。他们继承何派艺术风格的同时不断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