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人阅览室
热的发烫的《蓝海战略》一书给全球企业界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竞争思维模式,其中的诸多观点启人深思。从方法学的角度来说,“蓝海战略”确实有一个很好的框架和工具支持。不过,从实证的角度来说,还是需有欠缺善的。实践的欠缺正是《蓝海战略》一书的一个重大的软肋。
另外,中国市场是一个13亿人口的庞大市场,这在世界经济史上是史无前例的。那么,“蓝海战略”是否是中看不中用的绣花枕头?对中国企业的实践指导作用如何?有没有有说服力的本土化实践案例呢?
现在全球第一本“蓝海战略”的中国实践版已经面世,那就是我2006年新的著作—《蓝海战略本土化实践》。用本土实践去教你开创“中国式的蓝海”,正是《蓝海战略本土化实践》的独到之处和价值所在。
《蓝海战略本土化实践》一书收录的大多是我和百年智业团队亲手操作的蓝海案例,中国企业中一个个卓越的先行者运用自己的智慧开创出一片片生生不息的“蓝海”,是我们汲取管理、营销智慧的宝库。而江南春和他的分众传媒所开创的创富神话,源于有中国特色的“无聊营销“,是又一个典型的本土“蓝海”案例。
纳斯达克开市按铃的中国第一人
2005年7月13日上午,分众传媒控股有限公司正式在美国纳斯达克市场挂牌交易,代码为“FMON.”。分众传媒也因此成为首家登陆美国纳斯达克市场的中国纯广告传媒股票。
分众传媒的股票发行价定为每股17美元,高于事先设定的14~16美金的定价范围。当日跳高2美元以19美元开盘,收市于20.20美元,首日上涨18.8%。按照当日收盘价计算,其市值已经超过了8亿美元,超过了三家在香港上市的户外媒体股票白马、MR和通城的市值总和。
分众此次发行1010万股,将募资1.72亿美元。据悉,此次分众传媒的融资规模创造了纳斯达克的中国概念股之最。美国时间7月14日上午九点半,分众传媒的CEO江南春应邀按响纳斯达克开市的铃声,成为享受到这一荣誉的第一个中国上市公司领导人。
分众上市,同时也创造了让一个一夜之间成为亿万富翁的神话:拥有接近30%的股份的公司创始人兼CEO江南春身价暴涨,按前几日20美元的收盘价,他拥有的财富市值已超过2亿美元。根据去年福布斯中国内地百富榜的标准,江南春可排到60位左右,甚至超过搜狐的数字英雄张朝阳。
及至2006年,分众合并聚众,消息发布当天,分众传媒的股票由双方谈判时的30美元一路飚升至42美元,市值近15亿美元,一跃成为继网易、百度之后市值最高的中国概念股。
“蓝海”是怎样炼成的?
从萌生一个创意,到建成一个传媒帝国;从找到一个模式,到公司市值200亿元,个人财富30亿元——这一切,江南春只用了3年。白手起家的江南春是如何创建他的“蓝海”呢?
1973年江南春生于上海,1991进入华东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那时的江南春喜欢写诗,他说:“我会用整个下午留心前桌的女生,并郑重地为她写下评语,在傍晚我通常都会鼓足勇气到学校舞厅涉足一场爱情或者被轻易的拒绝,无论怎样,待到月黑风高之时,我一定独自回到寝室,轻轻松松写起小诗。”从江南春的博客上可以看到他当时的诗歌,还是蛮有些模样。及至商业上成功之后,好多媒体喜欢称他为诗人。其实就我所能了解的江南春,他远不是一个诗人的人格,用他自己的话说,他还不能“把世界的苦难当作苦难,并且日夜不安”,他只是有着上海男人特有的细致、浪漫。相反,他的功利、实用哲学却日益显现,使他在偶然进入商场后如鱼得水。
1992年底,江南春来到上影厂广告公司,显示出超强的业务开拓能力和执行力,1993年,江南春当时所在的广告公司在上海广告界排名进到第31位,一年总收入400万,其中江个人的贡献就达到了150万。此时的文学青年也一不小心成了校园大款,于是华东师大中文系阶梯教室的课桌上也添了一台4万多元钱的“大哥大”。
1994年,港资永怡集团出资100万让江南春组建永怡传播公司。这个21岁的大三学生开始为了自己的企业四处打拼。1995年的户外广告商机使创业的江南春淘到了第一桶金。
1995年末,永怡与IDG通过协议合作,江南春开始主管IDG在上海的业务,拓展IT媒体市场。倚靠IDG这棵大树,永怡很快发展成为上海滩上IT界最大的广告代理商。1998年,永怡已经占据了95%以上的上海IT领域广告代理市场,营业额达到6000万~7000万元人民币。永怡的业务发展在2000年互联网高潮时达到顶峰。当时,永怡代理了7个网站的广告业务,包括证券之星、LYCOS、CTRIP等,营业额达到1.5亿元人民币。
2001年,互联网客户全线消失,IT市场大受影响。这个时候,江南春开始觉得做全案代理是个很累的行业,他不再坚持以往欲与国际4A公司一较短长的梦想,隐约觉得应该找一个属于自己的差异化策略……
漫漫人生路上,关键处只有几步。江南春和分众传媒的发展壮大,有两点非常关键:那就是创意和资金。创意是软件,资金是硬件。没有创意,完成不了价值创新,只能在“红海”里苦苦挣扎;没有资金,对于分众传媒来说,就不可能大规模“圈地”,与竞争对手抢夺有限的楼宇资源,用前期大的投入制造规模效应并最终盈利。
从这个意义上讲,江南春偶然迸发的楼宇电视广告的创意和后来大量风险投资的注入,正是分众传媒发展壮大的关键所在。
在传统广告业待了近8年的江南春,开始对这个行业进行一次深入细致的思考。他当时领导的永怡传播成为七家知名的互联网客户的广告代理公司,营业额突破亿元,利润却没有同步提升,这个市场一不缺高级管理人才,二不缺有经验的销售人才,但市场的发展趋势却是背道而驰的。这说明,教科书上推崇的成功模式已经都用完了。
2002年的一天,徐家汇太平洋百货电梯门上的粘贴广告让等电梯的江南春突然无比激动———楼宇电视广告的创意诞生了。3月份,他决定干这个没有人干的事情。这年夏天,300台价值8000多元的液晶电视先后进驻50栋高级写字楼。并在2003年3月份首次走出上海,进军北京。
2003年5月,江南春索性另外成立了分众传媒,专注于楼宇电视广告这个新产业。所谓分众就是频繁出入这些场所的月收入在3000元以上的受众。
楼宇电视广告模式非常简单,就是在许多写字楼电梯口挂台液晶电视,播放广告收钱。实现这个模式必须做到几个关键点:说服目标楼宇安装液晶屏,说服广告客户在楼宇电视上挂广告,还有前期足够的投资防止资金链的断裂,尽可能圈地竞争防止跟随者超越。
到2003年4月,已经投入了1000多万元的江南春,感受到资金压力,发现自己一不小心玩大了。
2003年5月,与分众同在一幢大厦,而且就在对门的软银负责人余蔚突然造访江南春。仅仅3个小时双方就达成了投资的基本框架。
2003年4月份,一家叫“聚众”的公司带着同类的播放机器,也开始在北京楼宇铺点,之后跟着分众向全国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