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数字显示,2005年度,娃哈哈集团实现营业收入140.6亿元,利税21.7亿元,其中利润15.2亿元,饮料产量462万吨,销售收入102.3亿元,远远领先于对手,公司总资产88.7亿元,是国内饮料行业不争的龙头企业。面对业界的质疑之声,娃哈哈又一次用数字证明了自己的优秀和领先地位!
由于公司的掌门人宗庆后是人大代表,所以,在3月份的两会期间,对比厅长,书记,大学校长,副省长等两会代表,宗庆后更容易引起记者的注意和兴趣。对于很多的外国记者而言,宗庆后因为在农村市场通过非常可乐英勇的阻击了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因而更加成为报社和媒体追逐的对象。
热点推荐:
香港人千奇百怪的赚钱绝招 品味经典 管理故事大合集 古代经典故事中的管理技巧
中国营销人必读的五项修炼 排行新奇特 商业榜中榜 职场“金枝欲孽”对号入座
因为娃哈哈在中国是一家非常优秀的企业,因为处在浪尖上,所以一些做法更加容易招致行业和舆论的评判和注意。伴随着娃哈哈成长的每一步,外界对于娃哈哈的质疑和批判就一直没有停止过。同行对于娃哈哈的关注和学习借鉴就一直没有停止过。
但是,是非功过,宠耻荣辱,回顾娃哈哈的20年创业,从娃哈哈对于中国企业界的贡献而言,无疑对于同行的启发是丰富的!作为成功的领导了娃哈哈达到今天的颠峰状态的企业领袖宗庆后,自然不可避免有他自身的历史局限性,但是客观的讲,娃哈哈有更多值得大家思考和学习。
厚积薄发,创业不是年轻人的特权
娃哈哈的董事长兼总经理宗庆后,于1945年10月出生在杭州。1963-1964年,在浙江舟山马目农场(现东海农场)支农;1964-1978年,任浙江绍兴茶厂生产技术调度;1978-1979年,任杭州工农校办纸箱厂业务员;1979-1980年,任杭州光明电器仪表厂生产销售管理员;1981-1982年,任杭州胜利电器仪表厂生产销售管理员;1982-1986年,任杭州工农校办厂业务员;1986-1987年,任杭州上城区校办企业经销部经理。
宗庆后在42岁的时候才开始创办杭州娃哈哈公司,并且用自己的苦心经营,历经20年把娃哈哈发展成为年营业收入140亿,总资产88.7亿的中国饮料龙头企业,并且成为世界第6大,中国的第一大食品公司。
宗庆后本人,也凭借20年屹立不倒的传奇,成为中国企业界的标志性人物之一。荣获全国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企业家、2002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等称号,并光荣当选十届全国人大代表。
时下创业做老板是很多年轻人心神向往的梦想,但是开始自主创业的年龄越来越低,但是一旦创业受挫,就很容易变得萎靡不振,陷入自我否定而导致彻底的一败涂地。
对于如何创业并且作大的,宗庆后回答:一个是必须要勤奋,第二是确实是要有机会。第三是坚韧不拔的勇气。年轻人创业当中肯定会产生很多问题,但是创业主要是这三方面的东西。另外心态也要比较稳,必须脚踏实地的,一步一步的来,不能想一步登天,如果一步登天可能到时候就会出毛病。
总宗庆后用自己的行动和结果证明--创业成功与否跟年龄没有直接关系!老夫聊发少年狂,对于创业,心态最重要。有一颗归零的心,不断前行,创业成功绝不是年轻人的专利!
集中精力做企业,让别人说去吧!
早在1992年,娃哈哈以“小鱼吃大鱼”的方式吞并杭州罐头厂的时候,宗庆后的名字便开始在全国传开,成为当时的财经风云人物。此后的十几年里,宗庆后合资达能,称霸瓶装水市场,挑战“两乐”,进军童装、化妆品行业,每一步都引人关注。在同时代企业家中的风云人物们多数被市场巨浪卷走、抛出公众视线之际,宗庆后却始终屹立在风口浪尖。
回首近20年的创业历程,宗庆后曾经在北大的EMBA班课堂上,做过一番经验总结,其中的第一条便是:不为名,要为利。“我这个人是不要名,有利就行,实际上就是要能赚钱,因为你是在搞企业,如果企业不赚钱,就不可能承担社会责任,不能纳税,不能安排就业,不能创新,不能推动社会进步,所以,我觉得企业的责任就是赚钱。”
宗庆后进一步解释说,这就是要做到“不为外界的舆论所左右,按自己的实际情况去决定自己的发展战略,娃哈哈这19年,每一步发展都受到很多的非议。对的,我听着;不对的,笑笑就是了。按我们自己的实际情况来确定自己的发展战略是最重要的”。
评判国内和国际的知名企业,一直是许多专业人士成名的捷径,正因为批评最容易,指出存在问题的根源其次难,但是能够针对性的给出企业切实可行的改进方案就是难上加难了!
如果宗庆后像少数企业家喜欢跟舆论和不同意见较上劲的话,那么自己的方寸就会被打乱,最后名声和利益受损的仍然是自己。做企业家定力最重要,为什么?因为企业是整个公司里面所有员工的企业,是众多家庭的企业,也是整个社会的企业!做企业是为了实现很多人的理想和梦想的途径,不是因为一句话跟某人斗气!宗庆后深知这个道理,才有了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干为孺子牛的执着和冷静。正好应了那句话,热情的事业,更需要冷静的思考!
即使在成名之后,宗庆后始终还是一颗平常心对待自己的一切:就餐简单,坐飞机从来都是选择公务仓,从来不因为自己是有亿万家产的老板而追求可以的私人享受!
娃哈哈的成功证再次明了,企业需要理性。
热心并且积极投入社会公益事业!
针对外界对于娃哈哈的怀疑和指责,宗庆后很多时候会发表一些直率的言论,知道他性格和脾气的人肯定不会怎么计较。但是在人言可畏的社会环境下,负面效应也是不能忽略的,宗庆后的直率往往令他的助手产生了某种顾虑---“人家会不会说老板是个为富不仁的人呢?”因此,宗庆后的助手特地向采访的记者提供了一些资料数据,它们显示,19年来,娃哈哈资助教育和社会公益事业达1.8亿元。
其实,类似的“企业责任”论断也曾出自宗庆后的同乡、老友---阿里巴巴公司董事长马云:“中国现阶段的企业家,最大的善举就是先把自己的公司经营好,为自己的顾客创造效益,为自己的股东创造回报,为自己的员工提供薪水。”顾客得到了相应的价值,员工在薪水中得到回报而稳定,股东因为可观的回报而保持企业的正常运营!是企业家让多方共赢!当然马云不能逃避的还有为社会依法纳税!
1994年,为了支援三峡库区,娃哈哈集团与涪陵地方政府共同出资成立娃哈哈涪陵公司,由娃哈哈采用移民经费与移民任务总承包的方式,对三峡库区淹没线以下的涪陵糖果厂、涪陵罐头食品厂等3家特困国有企业,进行迁建改造和开发性移民。
当初娃哈哈承诺,在四年中使对口支援企业资产增值7600万元。公司成立10年来,累计实现利税5.06亿元。原来这3家企业发不出工资,但是到2003年了,人均年收入达到1.6万元。
在一般人的理解中,支援意味着自我牺牲。娃哈哈为什么能做到双赢?在合作期间,娃哈哈利用涪陵当地的资源,实现了“边生产、边建设、滚动发展”。按照宗庆后的说法就是不贪图虚名,不盲目求大,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企业。为降低风险,开始时娃哈哈没有在涪陵大规模投资,而是利用库区淹没的时间差,利用原有厂房,调整产品结构迅速投入生产。
企业盈利与社会公益并不是矛盾的不可相容,没有企业的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就很难得到提升,但是在社会公益当中,也隐藏着更多的企业发展的机会。关键是要用一颗真心去对待社会公益。宗庆后用自己的行为,证明了为富要仁,而且仁义之中会为企业孕育机会,按照佛家的说法,这也是因果轮回了!
“创造财富是一种责任,使用财富也是一种责任。”曾连续三度登上《福布斯》中国富豪榜的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说:“我不在乎富豪榜,但想进入慈善榜和纳税榜。”
中国的企业和企业家,财富的取之有道和用之有道你想好了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