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玮:“我说不实用,你要有了就给我送过来,拿回去有300套。”
李丽:“你这么大的袋子拿回去干啥用?”
王玮:“上次我搞错了,我以为你说的要拿手提的这种袋子。”
李丽:“我觉得做成像他这种袋子,装啥也方便,装钥匙也方便放在包里。”
这件事让李丽觉得王玮是个讲诚信的人,正好李丽的工艺礼品需要王玮这些特色产品的加入,而王玮也想开拓另一个市场,两人决定共同开发其他少数民族的工艺品,订单从原来20万元意向增加到了35万元,并且签下三年的合约。
李丽:“我们俩现在可以融到一块做,她把她的旅游产品放到我的工艺品一块做,即有旅游产品,又有工艺产品,把她的旅游产品档次也提高了,也把我的工艺产品又把它变成旅游产品了,这个是我们做的,做伊犁地区,做一个哈萨克族的图案,他们觉得还挺好看的,但他们觉得黑色不好,我觉得黑色挺好,当时我们俩商量做黑色的。”
2005年3月6日五家渠市劳动就业中心培训楼因为制作小花帽的工序全都是手工活,工厂的规模一时难以跟上,为了保证市场供应,她打算在吐鲁番和昌吉等地市州办厂,而各地的劳动保障局在得知她需要扩产招人的消息,都争相引进这个项目。
新疆兵团农六师五家渠市劳动保障局王以贵局长:“当我得知这个厂在做小花帽过程中,他们需要在家庭就可以完成加工任务,我们就积极和他们联系,通过朋友介绍,我们把它引过来,给我们下岗失业人员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每次培训,来听课的人总会比报名的人多,原本是30个人的培训班,一下子来了100多人。
王玮:“听你们叫我老师我都自豪得不行了。这是你做的?做得不错,都帮我做成成品了,快去领货,说我已经看过了,一定要交回去。”
记者:“她们学完了必须要过一关才行是吗?”
王玮:“哦,必须检验合格了才能去领货。”
这是王伟第三次到五家渠办短训班,学员合格后,将在各自的家里为王玮她加工了。培训完这一期,在五家渠市为王玮做小花帽的工人达到了将近200人。
王以贵局长:“这是第一拔,第二拔呢我们想把她的生产厂家的厂址,也拿到我们这儿来,更多的容纳我们的下岗职工。”
王玮:“我们刚才也和他们局长也商量了,我们两家携手,把粗加工和深加工都要放在这一块,建成一个分厂。”